《科普时报》最年长的专栏作者、88岁高龄的林之光先生最近推出了新著《季风北京》。该书入列《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北京文化地理丛书,与《远古北京》《年轮北京》《地名北京》《园林北京》“并驾齐驱”。此前不久,他还出版了四卷本装帧精美的《气象学家给孩子新讲中国气候》,并且非常自豪地宣称其“主要内容都是作为作者的我思考研究的成果,别的书里所没有的。”
这话,让我回想起两年前,他在致《科普时报》编辑部的一封信中,对其“气象万千”专栏稿件修改提出不同意见时写下的一段话:“想想我没有其他本事,只会写几篇立论新鲜讲科学真话的文章。我为标新立异吃了许多苦头,但我也得到了许多‘好处’……。”
“好处”怎讲?信中老人家没有展开说。但据我对他的了解和认识,当与他的科普创作理念和他早期的创作经历相关。
举一个他年轻时的“案例”。那是在参加科研工作以后不久,林之光从文献资料中看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外的地理决定论者主观断言,中国由于气候不好(指气候变化比较极端),在国力上最多只能成为二等强国。这个论点他不能认同,当时也查找不到从气象科学角度对之进行批驳的文字。从那时侯开始,他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国家的气候?
他最早是从科普的角度来切入的。1963年初,27岁的林之光写了一篇千字文《我国的严冬》,投给《人民日报》副刊。下笔之时他就思考过,讲严冬必然要讲到冬冷的许多坏处。然而,按照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总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互相转化,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东西。
于是,在刊出文章的末尾出现了这么一段话:“应该怎样来评价冬季风呢?我们知道,在夏季里,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造成的是偏南的夏季风。冬季风虽然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期,但从海洋上来的夏季风,却给作物在旺盛的生长季节带来大量的雨水,使我国的东南半壁成了富饶的米粮之川。”话里表达出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冬夏季风对立存在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之中。如果没有严寒的冬季风,哪来携雨的夏季风?没有携雨的夏季风,又哪来富饶的米粮之川?
此后,林之光又结合科学考察和科研心得,写出了《对我国气候的几点认识》《谈谈我国的严冬》等重磅文章,从理论上批驳了地理决定论者孤立、静止、片面和表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指出了他们“虽然根据的是事实,但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之哲学原因,理直气壮地颂扬了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也有巨大的优越性。
进入21世纪后,林之光在科普创作过程中尝试把文学、历史和哲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气象科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开始重点研究中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把属于自然科学的气象学和属于社会科学的中国文化联系起来,用气象学知识解释、分析和归纳总结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开创了一片科研与科普的新天地。还陆续写出了一些比自己过去的文章更深刻的作品,如《台风的哲理》《天路风云亦堪赏》《沙尘暴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灾害》《春雨贵如油,多了又发愁》《中国气候与中华文化》、《中国气候诞生了中医学》,等等。
我觉得可以把林之光界定为“专家型科普作家”,即在某个科学技术岗位上以自己的学术专长为基础,业余从事科普创作的作家。回顾自己60多年的科普创作历程,林之光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发现事实,寻找联系,豁然开朗,科文交汇。这也体现了他的科普创作的一些特点:作品中有自已思考的新观点、新内容,主要说别人所没有说过的;尽量多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生动有趣,且富有哲理。
从林之光的科研和科普实践看,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有自己科研工作的基础和成果作支撑,他写出来的科普作品往往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科学性也有保障。事实上,他的许多科普文章都是自己专著、论文的普及。他的许多科学文章可以“三用”,即论文、专著和科普文章。
而他的科普创作反过来也常给他的科研工作带来助益。例如,南方的伏旱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气候特点之一,但其范围、强度和起讫时间等气候规律就全国性而言,一直未见有论文探讨。他的《中国气候》专著中的有关内容,就是根据他原先发表在《地理知识》杂志上的科普文章,回过头来深入研究并充实而成的。所以,他曾如是感叹:“我的幸运之处,正在于我的科研和科普的主要方向是一致的。”
林之光对自己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中的五次认识飞跃的总结,实际上也是他在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科普创作的主要经验。第一次认识飞跃:我国主要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间存在内在联系;第二次认识飞跃:中国气候既影响我国植被、农业等物质层面,也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等精神层面;第三次认识飞跃: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成外因看是一种“寒暑文化”;第四次认识飞跃:中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第五次认识飞跃:气候对于文化影响的个别性到普遍性。
科学探索与科普创作相伴而行,何其快哉!迄今,林之光已在《科普时报》“气象万千”专栏发文31篇。日前他表示,只要身体许可,他还将继续撰写专栏文章,陪伴《科普时报》的读者朋友一起走过春夏秋冬。
谨以此文,向这位科普老前辈致敬!
上一篇: “北京气候新说”说了些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