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8月29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健康报社共同发布“野生动物友好医药网络”,旨在推动医药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医生、专家等多方开展协作,探索生态友好的野生动物药材的人道替代解决方案,同时促进价值链企业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实践。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 野生动物入药从古至今就不是必需的,并且存在医学伦理争议。唐代药王孙思邈有言,“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善待动物、尊重生命是动物保护的核心要义。“期待更多企业支持‘动物友好’的理念,加入野生动物友好医药网络,为保护药用濒危野生动物提供可持续的绿色解决方案。”
健康报社副总编辑杨秋兰认为,传统医药是健康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色发展是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强濒危药用动物保护、加快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和使用,已成为传统医药行业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路径。
随着传统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材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濒危药用动物保护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加快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和使用,才能有效减少对药用动物的依赖和影响。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表示,“野生动物友好医药网络”将为医药健康企业、协会、专家、医生等搭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平台,从探索野生动物药材的人道替代解决方案以及减少野生动物药用需求两个方向开展宣传和实践。“科技的进步将推动更多草本及人工合成的野生动物药材替代品出现,有助于化解用药需求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推动传统医药行业向野生动物友好转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保护和产业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指出,为了实现传统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中药资源的保护,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家通过三种管理模式促进濒危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是阶段性禁止入药,如虎骨和犀角;二是限制入药,如麝香、熊胆;三是规范入药程序,如对所有中药实施资源评估,基本实现了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我国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开发濒危动植物的人工代用品、发展合成生物学等多种方式,不断降低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消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些问题仍有待于解决,濒危药材人工代用品的开发和中药材国际贸易政策还不通畅,中药材繁种育种技术、濒危中药材质量标准等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自2019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起“药者仁心,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倡议,旨在推动医药保健行业关注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相关行业实现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迄今已有21家医药企业与行业协会加入倡议。这些企业承诺不投资、生产、销售、推荐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药品和保健品;支持草药、人工合成品等生态友好产品。
上一篇:聚焦产业联合,2024健康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大会在沈阳召开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