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脆弱人设与过度保护

发布时间:2024-08-30 08:31:11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有着良好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的三个孩子,念到高中二年级就自动退学了。怎么回事?

最近一年里,分别从我熟识的三位朋友口中得悉他们的家事,免不了一番好奇地追问。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三个孩子都不存在学习能力差、功课跟不上的问题,这“学”退得真是太不对题了。

聊开去,方知孩子们尽管遇事不同,但都指向了其共通的一隅:不能面对,不能适应,不能忍受。于是,就选择了逃避。一言以蔽之:脆弱!

话说得这般轻巧,转念我又来安抚心事重重且颇为自责的家长朋友:这类事情其实已经比较普遍,并不只是简单的“脆弱”问题。国外也有报道,青少年中的焦虑、抑郁比率以及自杀率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栏文章《所谓“母体效应的科学”》谈及此一话题,见2024年5月31日《科普时报》11版。)

前时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美国学者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纳森·海特所著《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它专门探讨了作为一种文化或信念系统的“安全主义”的弊端,以及脆弱人设的谬误: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其基本观点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

作者论证说:安全当然是好的,策动他人远离伤害也是美德。然而,过犹不及。设若“安全”压倒其他一切,无论潜在危险是多么不现实,多么微不足道,会怎样?孩子们在一种安全主义的文化中长大,一方面得到保护,远离各种可以想到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教会他们要保持“情绪的安全”,于是就可能造成一种循环论证: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没有韧劲,成年人也就接收到某种信号,认定孩子们需要更多的保护,于是就导致孩子们更脆弱,一碰就碎。最后的最后就走向了所谓的“花生悖论”:“药方”反而成了病症的主要成因,好心却办了坏事。

这个“花生悖论”,背后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科学事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花生过敏在美国儿童身上很罕见。但到了2008年,新的调查显示,儿童对花生过敏的数据同比增加了近3倍之多。研究发现,花生过敏症之所以激增,原因在于,人们遵从一项常规的建议保护儿童,避免其与花生以及花生制品发生任何接触,这反倒加剧了花生过敏症的蔓延。2015年进行的一个专项研究又证实:那些“被保护起来”远离花生的孩子们,产生对花生过敏的比例竟高达17%,而反观另外一组有意安排接触花生食品的孩子,同比数据只有3%。这表明,后者的身体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这是合情合理的一个科学推论:作为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调适系统,人体免疫组织是有能力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并进化的。免疫系统之要求,恰恰是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细菌,甚至是寄生虫。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形成能力:一方面对付真正的威胁(如感染性咽喉炎的细菌),形成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则忽略虚假的威胁(如花生蛋白)。疫苗所用的就是相同的逻辑。幼年时接种疫苗让我们更健康,原因并不是减少现实世界的威胁(“在校园内禁止微生物!”),而是让孩子们接触到以小剂量形式存在的此类威胁,从而使他们的免疫系统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在未来防范诸如此类的威胁。

最后再讲讲我从一位中学校长那里听来的一个小故事吧。

那事发生在北京一所名牌大学附中的分校里。建校之初,学校在门厅入口处仿制了一个牌楼,其中间门洞打算安装一面镜子,两侧的小门洞则安装哈哈镜。对于镜子采用什么材质大家讨论得很热闹。出于保障学生安全的考虑,有人提议用不锈钢镜子,这样不怕学生拍打,安全性没问题。校长开始没反对,但总觉得不太合适。

后来,经过反复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模拟但却真实的社会生活,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要让他们成为心灵自由、行为规范而全面发展的人。校长说: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过度保护,向他们展现不真实的情境,将来他们进入社会,遇到真正的更大的危险时,会怎么想?所以,我们最终决定采用正常的玻璃镜面。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