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袭人,老北京都有哪些消夏纳凉的好方法呢?且看,像民谣一样流行京城的竹枝词,为我们解开了老北京人防暑消夏的绝招。
买冰盏 食冷饮
冰盏,旧时卖冷饮、冷食或其他食品者所击的铜盏。老北京的夏日里,小贩挑着冷饮食品担子走街串巷,手敲冰盏,诱人来买冷饮,解渴消暑。
冷饮主要是酸梅汤,由乌梅、山楂干等为主料,加冰糖煮制而成,饮用时以铁椎鏧碎冰,掺入其中,谓之冰镇酸梅汤。如清代嘉庆年间学者郝懿行的《都门竹枝词》描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解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又如张次溪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云:“梅汤冰镇味甜酸,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一首首诗词生动展现了市井挑贩敲冰盏卖酸梅汤的景象。
奶酪也是当时流行的冷饮之一,即将牛奶煮沸,加冰糖,点白酒,冰镇而成,有点像酸奶。这是清朝旗人入京后带来的夏天小吃,满语称“乌他”。《同治都门纪略》里有这样的竹枝词:“闲向街头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脂滑,寒沁心脾爽似秋。”可见那时奶酪已经是街头常见的夏天食品了。
常见的冷饮食品还有果子干,见《燕都小食品杂咏》所述:“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说明果子干是由杏干、柿饼、藕片等压制而成。
搭天棚 糊冷布 买冰
为避暑气,老北京人也会在院子里用芦席搭起凉棚,用以遮阳。由于搭的棚一般要比厢房高,耸于庭院之上,故称“天棚”,即老北京四合院讲究的“天棚鱼缸石榴树”中的天棚。天棚顶和四面留有天窗,白天在棚子下纳凉,夜里关上天窗,可以在下面睡觉,特别凉快。
专门从事搭天棚生意的店铺,称为棚铺。清末民初,北京曾涌现出200多家大小棚铺。故清代有竹枝词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便是说立夏前后,无论官宅民宅,都要在院子里搭凉棚。而词中“尽揭疏棂糊冷布”,指的却是老北京人消夏避暑的另一项措施——给窗户糊冷布。
老北京平民人家,窗户大多不安玻璃,而是糊纸或纱布,即纸窗、纱窗。入夏后,人们把房屋里窗子纱屉子上的旧纸、旧纱扯去,糊上新的冷布。冷布实为一种窟窿眼儿稀疏的薄薄的纱布,也称为“豆包儿布”,很便宜,用来当窗纱糊窗,既可通风透气,又能挡住蚊蝇进入室内。
除了搭天棚、糊冷布外,许多人家还要到冰窖厂买冰,用来冰镇食物或放在屋中的盆子里降温。清代净香居主人的《都门竹枝词》第十三首绝句:“天棚高搭院中间,到地帘垂绿竹斑。冷布糊窗纱作模,堆盆真个有冰山。”对这种风俗描写得十分生动。
游什刹海 二闸泛舟
以前北京公园少,清末民初时,人们消夏纳凉主要去什刹海、二闸等地。
什刹海位于北海公园后门对面,由西海、后海、前海三片水域组成。每到盛夏,碧波荡漾,垂柳摇曳,清风送爽,荷花盛开,特别是湖边的荷花市场最为著名,售卖荷鲜、冰碗的,开茶座的,弹曲说唱的,一应俱全,可谓游人如织,座客常满。诗人弢禅《什刹海竹枝词》云:“杨柳风轻送管弦,游人如鲫晚凉天;书生只是多痴气,不看红妆只看莲。”清代李静山也有竹枝词:“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步粮桥,即什刹海南岸与北海相通水道上的桥。还有竹枝词说:“消夏何如什刹海,红菱雪藕不论钱。”无不体现了老北京人在什刹海消暑的情景。
“二闸泛舟”也是老北京人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明清时期,东便门外的二闸,是大运河进京的河道,河水清澈、水面开阔、船帆如织,两岸繁茂的绿槐垂柳浓荫蔽日,亭台楼阁掩映其间,风光犹如江南。游人或茶馆饮茗,或饭馆小酌,或荡舟河中,以避暑热。清代嘉庆年间诗人得硕亭在竹枝词《草珠一串》中写道:“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写出了老北京人在二闸悠然自得、消暑游乐的景象。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 影壁:四合院建筑技艺之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