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手机语音通话功能渐成“鸡肋”

发布时间:2024-02-23 08:33:35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春节假期,居然破天荒地用完了手机套餐中并不多但每个月都会剩下的语音通话时长;被远房长辈问及手机号码之时,居然会因一时想不起而语塞;如果不是跟没有微信的长辈拜年,半年不用电话功能的纪录应该还会延续⋯⋯

这几天,复工了的网络“原住民”们在习惯性吐槽春节假期过得多无聊之时,居然开始吐槽手机最原始和本质的电话功能已经越来越没有用了。无独有偶,马斯克近日也宣布将停用个人电话号码,之后所有的短信发送、拨打语音电话,将全部用名下社交软件来代替。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马斯克此举大有推广旗下社交应用之嫌,但全球范围内的这一发展趋势已成不争的事实。网络时代,传统的电话功能真的如此没有存在感吗?

早在3G网络刚刚开始普及的2008年前后,移动通信的带宽完全可以支持图片及语音应用的普及,IP网络电话及社交软件的免费语音通信功能也借势而起,抢食着电信运营商的“蛋糕”。感受到压力的运营商们不得不以其他应用运营者并不具备“基础电信运营许可证”为由进行干涉,并适时降低了传统语音通信的资费,才勉强压住了“免费网络电话”这一“掀桌”式的发展势头。

现如今,5G在国内早已实现大规模的商用,移动通信技术已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智能手机早已在传统语音通信功能之外,衍生出更为先进的现代通信工具,这些应用不仅支持语音通话,还支持文字聊天、文件传输、视频通话等,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也更受年轻用户的青睐。

手机的传统语音通信功能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已成“鸡肋”。原本,有限的工作场景需求在钉钉、企业微信等包含通信功能的协同软件的挤压之下,电话铃声的背后除了推销、贷款等骚扰之外,也再无其他;而随着“数字适老”工程的推进,原本需要年轻人保持电话沟通渠道的那些长辈们,也逐渐开始积极拥抱各类社交应用了。

关于微信能否取代电信运营商某些功能的讨论其实一直存在,笔者认为,如果电信运营商们依然缺乏对于未来创新的尝试,守着自己手头已无“垄断”特性的服务项目继续躺平,那么这一发展趋势必将无可挽回。

手机的语音通信,从双向收费改为了拨号方收费,再到取消长途漫游费实现全国统一收费标准,运营商能打的牌还有几张?如果,不经意间就被“干掉”的短信并不足以警醒,那么,高价选吉利手机号这一曾经无比火爆的产业在各网络及社交群中的消停,还不足以证明什么吗?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