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大脑意识能“定制”现实吗 —— 宝树科幻小说《我们的科幻世界》导读

发布时间:2024-02-05 06:12:28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自古以来,“梦”就深深吸引着人们。有人尝试解梦,有人热衷于造梦,更有人执着追梦,期待拥有梦想成真的力量……但你是否想过,梦也许真的可以“定制”现实?《我们的科幻世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热爱、信念与传承的故事。

主人公谢宝舒在学生时代,与“星光书店”的老板沈星光是忘年交。在一个诡谲的夜晚,沈星光让他躺入一个“黑箱子”中,说能把他的梦想变为现实。

 18年后,当谢宝舒以科幻作家的身份重返故乡时,意外得知了沈星光的死讯。随着调查的深入,沈星光的人生拼图逐渐完整起来,能让梦境成真的“梦之箱”秘密也被曝光……沈星光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穷尽心血发明的“黑箱子”是否帮谢宝舒实现了梦想?这些谜团,都期待你来破解。

这篇小说最独特之处是科幻与哲学的交融。很多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常常发生在与现实迥异的时间(过去或未来)或空间(如太空、海底、微观世界)。因为幻想世界越远离现实生活,越能带给读者陌生和惊奇的心理体验。然而,《我们的科幻世界》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作者不仅没有将幻想世界与当下生活拉开距离,反而想方设法,将幻想揉进真实的日常生活。

他笔下的世界有日常琐碎的生活细节和人情世故,甚至连主人公的生活也与作者的部分人生经历相重合。作者有意模糊幻与真的界线,力图制造一种亦真亦幻的阅读体验。当读者带着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到结尾,最终发现“我们平凡庸俗又冷酷无情的现实世界”竟然就是科幻世界时,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进而陷入对梦想与现实的重新审视与长久思索之中。至此,作者不着痕迹地将读者从幻想境界引入到了哲思层面,让读者获得超越新奇感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另一个看点是基于现有科学,层层推衍的过程。作者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展开想象,描绘了根据意识(梦)来“定制”未来的假想,真切地向我们展示了超越现实的某种可能。这个大胆而激动人心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读者对世界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充满科幻情怀和浪漫色彩的小说是宝树为纪念《科幻世界》杂志创刊四十周年创作的。在故事中,《科幻世界》杂志像一条奇妙而温暖的线索,串起两代科幻迷的“梦”。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师)

============================================================

 相关链接


这篇小说的写作颇有一点曲折。2019年,我应约为《科幻世界》创作一篇纪念创刊四十周年的小说,却一直思路枯涩,难以动笔。要在通常那些宇宙星河或者人机大战的科幻小说里嵌入现实的人事,实在是有点格格不入。眼看截稿期将至,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老老实实、平铺直叙地写一篇记述自己和科幻结缘经过的散文。谁料写了几段之后,笔下就顺畅起来,种种奇思妙想奔涌而出,几天就写完了一篇有趣的科幻小说。这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什么时候,生活都是写作的源泉,甚至也是科幻的源泉。

小说中的书店确有原型,书店进了很多新知书籍,在当时的小县城里独树一帜。当然,店里并没有一个科幻作家的老板,但我的确是在那儿读到了许多影响我一生的科幻小说和其他书籍。虽然情节皆为杜撰,但少年时的痴迷和感动真实不虚。如果你也在阅读中感受过灵魂的喜悦和精神的战栗,当不难理解这份热爱。

说到梦境与现实的关系,大概并非如小说中所写,梦反映出平行宇宙与现实的量子叠加态。但是梦中稀奇古怪的情景源于我们的大脑在表面意识之下的深层记忆与思维,从另一个角度观照世界,也自有其真实不虚的意义。有一个有趣的例证:最早的科幻小说之一,天文学家开普勒的《梦》(1634),就记述了作者在梦中被精灵们带到月球上观天体运行的故事。在开普勒面前打开的宇宙奇景,某种意义上,正是未来的“科幻世界”……

《我们的科幻世界》之后,我又写作了续篇《我们的火星人》和《我们的恐龙岛》,揭示出这个世界观背后更多的秘密,希望能在这个我们熟悉而又神秘的“科幻世界”,和大家携手畅游!

 ——宝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