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长江,携6300余米江水自西向东浩然奔流入海,纵越沧桑万年,横跨广袤国土,所及之处,中华文明孕育生长枝繁叶茂。作为中国第一大河,180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里承载了太多信息要素,它们相互交织渗透,单一维度的了解很难辨其全貌。而《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一书,将长江设定为独立的科学探索母题,以精美厚重的近500页的体量,分五个章节、三个板块、数百张摄影图片,讲述了一个关于长江的全新故事,给人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它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在信息多元的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普书籍,以及在现代科普教育中我们需要建立怎样的科普格局与视野。
书名以“个”为量词,一是突出了长江不仅仅是一条单一的河流,它所代表的是以长江为主线的完整生态系统,以及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二是将孕育华夏文明并哺育中华大地的母亲河进行拟人化的比喻,将其精神象征具象化、人格化。
全书以长江的地理分布为划分章节的依据,从充满野性的寒冷高原,到跨越藏、川、滇三省的横断山脉,从川、渝、贵地区东陡西缓的南北向山脉,到湖广平原充沛发达的水系,再到自然条件优越的长三角地区,把长江脉络分为五段区域,演绎了“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东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自然景观,对每个区域中主要山脉与河流、干流与支流及它们之间的相生关系逐一介绍:唐古拉山脉的诸多雪山孕育了长江正源沱沱河;横断山脉西南侧,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横断山脉东侧,岷江与沱江冲刷堆积出了成都平原,江水自川东平行岭谷倒入三峡地带,流向湖广地区;湘江、汉江水系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水量充沛;中下游流域青弋江、秦淮河、黄浦江等支流汇入长江,正所谓“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而这仅仅是本书立体多元诸多维度中最基础的地理学和水文学部分。
在第一章的开篇有这样的描述:“距今6500万—5500万年前,大陆板块持续的挤压再次引起强烈的构造运动。这一次构造运动不仅让原本还不高的青藏高原不断隆起,更推举出了横贯欧亚大陆中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地质学中,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长江的源头追溯到青藏高原地区,这里雪山林立,冰川、湖泊密集,为长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青藏高原特殊地理形态的形成则要从时间上继续向前追溯,地质学上的演变以千万年为尺度,人类的历史在地球的历史面前,如弹指一瞬。地质的长江自西向东,从雪山流向海洋,而历史的长江从原始神秘的荒境流向了人类文明。
长江不仅仅是水域,它涵盖了与之共生的整个生态系统。长江流域的动植物种类丰富,书中划分的五段区域,因气候条件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与气候起着积极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书的第二个板块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书中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植物、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等逐一介绍,其中不乏濒危、易危品种。而“如果它消失了”的模块设计强调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青藏高原上的狼群,作为顶级捕食者对食物链下游动物起到了种群控制的作用。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系统的平衡有其自己的内在逻辑,这种金字塔顶的位置是人类无法替代的。一些动物的存在也检验着其生活环境的质量,如滇金丝猴所生活的滇西北横断山区还居住着众多一级保护动物,动物保护不仅是单一动物种类的保护,而是动物生活区域的整体保护。人类在不断地观测与反省中也积极地开展了诸多保护行动,如各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制定相关动植物保护法等。
长江流域的人类活动是第三个板块的内容。这条母亲河以其永不休止的生命力回应着人类的仰赖和期盼。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便有了通天河岩画,记录了这里的动物以及人类狩猎的场景。金沙江两岸的傈僳族的生活方式虽然原始,但这里物产丰富,人们始终心怀对自然的崇敬。然而木材市场的开放导致伐木过度,造成了水源短缺,林木枯竭、泥石流泛滥等恶果,最终严重影响了这里村民的生活。直到近年村民开始进行环境自治与发展可持续产业,生态才得以逐渐修复。“大自然有条隐形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保护自然的每一个物种,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崇敬到利用,从利用到理解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再学习共处与保护。这也是科普教育在当下愈发重要的原因。
在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中提到,科普教育承担着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任务。在如今这个信息量巨大,信息传播快,获取方式多样且便捷的多媒体时代,如何引导社会公众对单一信息或碎片信息进行筛选和重组,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传播和研究中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应用,是现代科普教育突破传统,亟待解决的课题,而《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正是这方面优秀的范本。
在这本书中,地理、水文、地质、气象、生物、历史、人文、环境保护,多元的科学视角交织融汇,形成宏大而复杂的结构体系,它们共同传达着一个信息: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全视角的探索与学习才能客观深入地理解,从而更好地与长江共存,更好地与江河湖海、山川大陆、生灵万物相处。而这种科普方式,体现了本书主创团队多学科的协同叙述能力,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整合建构能力,和先进的科普理念。
如同生态系统内部具有强关联性,各门学科之间也如钟表齿轮一般存在着深度的连接。这是世界运行的本质。而跨学科科普文本的阅读是真正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有效方式,对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整合知识从而建构个人知识结构体系,以及激发创新思维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本科普书籍,本书除了严谨考证的学科知识和贯通学科的全域视野,更为可贵的是全书中无处不在的诗意书写与敬畏姿态。新时代的科普教育除了硬核的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整体性认知上的对自然与科学的热爱,对自然万物的敬意,对祖国土地的深厚情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
“在沉睡着海洋生物化石的地层上,高峻的群山间,上万条冰川蓬勃发育,数千个高山湖泊错落有致,许多伟大的河流从这里开始了它们的征途。”
“泸沽湖,一个跨越云南、四川两省的高原湖泊,静卧在群山环抱中,宛如一片坠落人间的星辰,如此宁静,又格外璀璨。”
“汉中盆地。稻穗飘香,叶蝉噪鸣,秋意渐浓。汉水东流,烟霞浩渺,五彩纷呈。流光溢彩的山水间飘来一抹仙子般的粉红,朱鹮早早开始了一天的觅食活动。”
书中无处不在的诗意书写,是一种真诚的赞美,用有温度的表达方式让科普充满精神力量,打动着阅读者,为这延绵不绝的江流,为沿途不息的生命力深深震撼与感动。而科普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对万物的热爱与感恩才是科普学习的原动力。这是传统科普教育中相对缺失的一环。
长江从高原雪山一路向东奔流,它与人类感受着不同的时间尺度,人类是它生命周期中的一瞬。人类应该用怎样的目光注视和观察这条母亲河?本书的另一个闪光点在于将人类的位置放在三个板块的最后,去人类中心化的视角让科普更为客观。人类活动也是生态循环中的一部分,与自然共利互惠是所有生命的生存法则。人类何其渺小,奔涌的岷江水足以冲散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人类何其伟大,秦代便兴修水利建造都江堰分流岷江,将水旱之地变成富庶沃土。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获得正确的视角,放低姿态得到视野的解放。这是新时代科普教育的进步之处。
我认为,《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是一部具备多维度大科普格局和全新全域视野的科普文本。它是新时代科普观的实践,是科普教育理念的升级。在这里,我们找到长江的源头,看到长江的形成,体会长江的哺育,感受长江的丰富。在这里,祖国山河气象万千,自然万物相生同行。在这里,科普教育充满魅力。
(作者为科普书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