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北京湿地面积已达6.09万公顷

发布时间:2024-02-02 06:18:31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2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口号是人与湿地 生命交织。记者21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北京已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为近50%的植物种类、76%的野生动物种类提供了生长栖息环境。目前,全市湿地面积达6.09万公顷,其中湿地地类面积0.31万公顷,湿地归类面积5.79万公顷。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湿地地类包括灌丛沼泽、内陆滩涂、森林沼泽、沼泽草地和沼泽地。湿地归类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和沟渠。如今,北京已发布两批市级湿地名录,合计纳入47块湿地,总面积达2.7万余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46%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野鸭湖国际重要湿地、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温榆河公园、南苑、密云水禽保护与栖息地恢复等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利用有限空间,加强小微湿地修复,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持续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履行湿地资源监督管理监管职责,提升湿地动态监测监管能力,及时发现、制止侵占湿地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保护好湿地资源。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从注重新建恢复湿地向提升现有湿地质量的转变。按照《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并实施了《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3年开展了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昌平沙河湿地公园、密云水禽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温榆河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等湿地修复项目,全年恢复湿地741公顷。同年,经《湿地公约》秘书处核准,包括北京野鸭湖在内的我国1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野鸭湖也成为北京第一处国际重要湿地,亮出了首都湿地生态保护的“金名片”。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