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协同,服务科技创新 —— 北京高校科协联盟成立大会暨2024“千人进千企”工作推进会顺利开展
为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释放在京高校人才优势、成果优势、产业优势,1月19日上午,北京高校科协联盟成立大会暨2024“千人进千企”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科协主席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朱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以及来自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各北京高校科协联盟成员单位的领导及有关负责人,各区科协、基层组织、相关企业的代表等约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活动发布了2023“千人进千企”工作成果与优秀产业特派员榜单;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共有产业特派员3292人,接近半数集中在36-45岁的青年人才,有1342人来自高校,占总人数的41%。张平、“科创中国”首都青年百人会成员黄绵松、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魏运作为代表获颁2024年首批产业特派员证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高校分别就“面向车联网的算网一体关键技术及创新场景建设”等成果与相关企业签约;市科协还为来自医药健康、乡村振兴、机器人三大领域的5家“北京市科协科创协同联合体”牵头单位授牌。
北京高校科协联盟第一届理事长朱彤宣读了《发挥高校科协联盟作用 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倡议书》,搭建高校科协与科协系统各级组织之间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平台,重点开展“科创服务联合行动”“科学普及协同行动”“青年人才助力行动”“高校科协提能行动”等4大行动,凝聚高校科技资源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韩耕、宁琦以及高校科协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李静海、朱彤为北京高校科协联盟揭牌。
为进一步促进校企交流合作,助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现场还举办了5场校企对接交流展示活动,分别发布了《移动操作臂复合机器人安全规范》团体标准、《生物医药脑机接口实用性蓝皮书》、《2023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关村机器人金种子企业成长营项目等多项成果,并组织开展了科技需求对接和项目展示推介。
宁琦表示,高校科协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之家,在强化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推动高校学术交流、举荐和培养高校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高校科协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在京高校科协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高校科技创新、首都发展建设,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将大力支持朱彤院士和北大科协履职尽责,进一步发挥在前沿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联动兄弟高校,共同为高校科技工作者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国建设搭建平台、贡献力量。
李静海表示,北京高校科协联盟的成立意义重大。一是要加强科创资源供给,不断优化高校科协工作。希望各高校科协能够持续加强交流互动,不断促进首都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强化科创需求牵引,深化企业创新服务工作。要结合北京高校科协联盟成立,不断强化供给侧改革,做强产业特派员队伍,在推动精准对接、促进合作上取得实效;三是要做精科协活动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和影响力。要紧紧抓住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和服务科技工作者两个关键点,扎实履行“四服务”职责,做精、做实科协各类活动,深入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发挥科协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韩耕指出,北京市科协大力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做了有益探索。他指出,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深入总结“千人进千企”的服务模式和协同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底层技术,引导创新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增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水平;二是发挥高校科协联盟协同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聚焦基础研究这个科技创新源头,引导支持高校科技人才加强前瞻性研究,支撑核心技术突破;三是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深入发挥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和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双动力,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及未来产业布局,搭建高水平、综合型人才培养平台,为国家和北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凝聚人才力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