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史诗 通讯员 张文超 张超 王沄 曾昂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在多学科团队协助下,首次联合光子计数CT与全息AR辅助技术,成功开展了一例皮肤软组织罕见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修复手术治疗。修复术后,患者移植皮瓣存活良好,足部创面有效覆盖,恢复正常负重与行走功能,顺利出院。
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皮肤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不仅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更重要的是对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重建。游离皮瓣手术需要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完成直径0.8—2.0毫米的小血管吻合,是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中难度最高的手术方式,术前精确定位小血管位置、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联合皮肤科、基本外科、骨科、麻醉科、手术室、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放射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严格规范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为患者提供手术、药物、放疗等综合治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实现“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的肿瘤术后修复目标。
此前,77岁的李奶奶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完成了左足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肿瘤完整切除无残留。然而术后左足外侧、足底负重区创面较大,且伴有骨质、肌腱外露,导致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需进行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即取患者左下肢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穿支皮瓣,将其移植至左足外侧、足底负重区。
手术存在多重风险。李奶奶高龄且长期卧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基础病,围术期血栓形成、长时间麻醉、围术期心脑血管风险均较高,吻合的小动脉发生血管危象的概率也较高。更棘手的是,如果首次游离皮瓣手术失败,患者必须在上述众多危险因素下继续进行数次全麻下的皮瓣探查、清创、再次修复,给患者带来痛苦。
为使皮瓣移植顺利,手术前,该院放射科主管技师王沄带领光子计数CT小动脉成像团队,为患者进行了术前CT血管造影(CTA)专项检查。团队基于量子迭代重建算法,借助容积重建、电影渲染等技术准确定位,顺利成像出患者左下肢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穿支血管,最细处成像精度仅为0.2—0.3毫米。整形美容外科曾昂副主任医师、张文超医师借助CT全息仿生成像联合实景映射系统,将术前CTA数据一比一真实映射于患者体表,直观地了解了患者左下肢血管在肌肉内的走形方式和体表穿支位点,并为其准确设计了皮瓣。
术中,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团队有序分工,按照术前定位很快找到了皮瓣的穿支血管,顺利切取了左侧超薄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穿支皮瓣。由于李奶奶年龄较大,左侧足背近心端动脉纤细,血流无法通过,为了保证患者血液循环畅通,团队果断放弃了常规的端-端吻合方式,选择了难度系数更大但更安全的端—侧动脉吻合方式,成功完成了1根动脉、2根静脉的小血管吻合。手术过程顺利,时间也较常规手术缩短了近40%。术后移植皮瓣存活良好,李奶奶左足创面得到有效覆盖,目前已出院。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是整形美容外科团队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领域,借助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与AR辅助技术开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一次成功探索。
(北京协和医院供图)
上一篇:面向科技、科研工作者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读本》出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