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科普科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科普场馆拥有开放、自由的场地环境,承载了基础科学、前沿科技等展览展示资源;具有场馆科学课、特色互动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资源;已成为馆校合作、馆际合作等交流合作平台。
科普场馆主要面向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往往注重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造力;注重跨学科融合、探究式学习,等等。
优质少儿科幻作品是场馆教育活动的素材和源泉。少儿科幻作品融合了科学、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知识,体现了较强的跨学科特色,场馆教育活动可以基于此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将少儿科幻图书的优质内容融入场馆教育活动的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产品的作用,助力场馆科学文化建设。
在时间长河、宇宙空间里漫游历险是青少年最向往的事情,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类故事,这类题材的科幻小说是场馆教育活动设计的创新来源。叶永烈的经典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以小记者“小灵通”的视角,带着大家畅游了处处都是高科技的未来城市。书中提到的“家政服务机器人”“可视手机”等科学预想已经实现,足可以成为场馆科技创新成就展览展示的生动素材。儒勒·凡尔纳于1865年发表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细致描写了当时的冒险家如何构想、制造并乘坐空心炮弹飞向月球的故事,书中缜密详实而富有逻辑的科学设想激发了后世航天先驱的灵感。在场馆里对科幻作品进行立体化呈现,一方面可使青少年感受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体会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青少年清晰了解科技发展史的脉络,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优质少儿科幻作品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思维。马传思《超能熊猫》系列小说中的小主人公乘坐“宇宙云雀号”飞船开启了远古生命探寻之旅。孩子们经历了小行星带碰撞时的惊心动魄,见识了月球的诞生,并在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原始海洋里扑腾翻滚。在他们的视角里,古生菌家族的产甲烷菌和蓝绿藻的战斗灵动有趣,种种奇遇让他们对生命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融入了大量的地理、生物常识,自然科学课本上的枯燥知识成为少儿科幻作品中的串珠。科普场馆里一般常有这类基础学科的展品展示,也会配套设计相应的观察实验活动,比如北京科学中心就有“生命起源的猜想”“寒武纪大搜索”等展项及展教活动。如果将故事的逻辑线搬到场馆里,让孩子们在场馆里亲身体验到书中科学原理的运用,他们将会调动起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框架将更加完整。
少儿科幻作品对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这些作品中的小主人公们斗智斗勇、找寻真理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当代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了独立思考、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引人入胜的故事既成功地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虚拟的故事情境中探究真实的科学问题,也进一步拓展了青少年的想象边界。如果将小说中的人物、故事、事件呈现在科技馆的真实情境中,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入,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既可以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也能加深孩子对小说的理解和喜爱,反哺科幻小说的创作和推广。
认识、挖掘并发挥少儿科幻作品的价值,将会进一步拓宽校内外科普科幻教育的路径,滋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因此需要加大对优质原创作品的支持力度,夯实创作人才培育的土壤。
(作者系北京科学中心副研究馆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