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实验堆ITER(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总部,在法国卡达拉奇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这对探索未来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太阳”实现能源自由
“人造太阳”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碳排放问题的一种“终极方案”,因此俗称“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进展备受市场关注。它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运行原理就是在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或聚变反应,是将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相互碰撞形成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并没有遵循物质守恒原理,聚变的原子核部分物质被转化为光子。
理论上,原子都能转化成能量,正如爱因斯坦最著名的质能方程所描述的那样:E=mc2。核聚变过程中的质量(m)差会以能量(E)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光速(c)非常大,因此即使非常小的质量也能转化为非常巨大的能量。在发生核聚变时,两个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会相互排斥,需要提供一个足够的原始能量,才能使它们克服库伦斥力从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恒星的能量就是通过核聚变而来,比如太阳。
核聚变最关键的是点火
需要提及的是,核聚变的原料氘在海水中储量丰富,但是原料氚则比较缺乏,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利用核聚变本身产生的氚。
聚变反应堆可以分为惯性约束聚变反应堆和磁约束聚变反应堆。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就是一种惯性约束聚变反应堆。体育场大小的NIF能精确地对多束强大的激光进行引导、放大、反射和聚焦,让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射向一个只有厘米大小的空心圆柱体,被称为腔靶。在腔靶中有一颗非常小的燃料丸,仅胡椒粒大小,而燃料丸的原料是氢同位素氘和氚。
利用核聚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核聚变点火。那么,什么是核聚变点火呢?核聚变点火是指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或大于输入能量的时刻。在聚变反应堆中,当核聚变点火成功,聚变反应就会释放出一些α粒子。这些粒子会加热等离子体,释放出更多的α粒子,最终形成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反应。
核聚变是更为安全的核反应方式
谈到核聚变,我们不得不提及另一个与核相关的反应——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核裂变是指较重的原子分裂成较轻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裂变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比如,铀原子加热后放出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他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但是,核裂变有燃料熔化的风险,并且会产生辐射,而核聚变则没有这些缺点,是更为安全的核反应方式。近几十年来,核聚变一直是能源领域的“圣杯”,具有极大的发电潜质。
相比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核聚变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无需依赖于所需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目前,核聚变被认为是最清洁、低碳、低风险、低废弃物、可持续和可控的。但是,要想进行实际应用,核聚变还有许多其他需要克服的问题,接下来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能提高效率。在核聚变成为一种可行的能源,并真正投入广泛应用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
上一篇:《花镜》:四百年前的种花“秘籍”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