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好奇心是天性,还是后天习得?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如何理解好奇心的“天性”,“好奇心”到底是什么?这还真是一个让人好奇的科学问题。

关于好奇心的定义有多种,比如:有的人认为是一种为了更好认知的冲动,即驱使人们去探索未知事物的一种欲望;有的人认为是一种个体对知识的渴望;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操作性的动机,驱使个体进行没有任何实质回报的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有的人认为是一种由内部驱动的信息寻求的特殊形式。这些不同定义,体现了对“好奇心”的不同认识,总结起来,大概有本能论、驱力论、认知论和特质论四种。

本能论把好奇心看作是一种生物本能,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驱力论认为好奇心是一种内驱力,得不到满足就会抓耳挠腮浑身不舒服。对内驱力本质的认识也有不同,有的认为是一种先天的“原始生物内驱力”,生来就有;有的认为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具有后天可塑性的一面。认知论认为好奇心的产生需要一定量的知识来刺激,就像一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听讲,老师讲的他都会,就会感到无聊,没啥可好奇;老师讲的都不会,就像听天书,也提不起兴趣。有一半会一半不会,这样才最能引发好奇心。特质论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意味着有的人天生好奇心强,有的天生不强。

从中我们看出,尽管有一些理论解释, 但对好奇心的本质属性、机理和起源等的认识依然不是很明确, 还在不断地深化之中。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好奇心可不可激发,能不能培养?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研究者的回答是:能!并且对其影响因素也做了不少研究。比如有的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对于儿童科学好奇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能适时地对当下的状况做出解释,并帮助孩子获取信息,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好奇心。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对科学的态度,也对儿童的好奇心有多方面的广泛影响。研究者特别提出科学教育活动是培养儿童科学好奇心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进行科学教育是提高科学好奇心的有效方式,儿童的科学经验就越丰富,其科学好奇心水平就越高。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科技教育工作来说非常重要,起码说明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好奇心扼杀容易培养难。一位科技教育工作者这样感叹:我们的孩子在小时候天天让他坐在教室里考试做作业,用沉重的学业负担把奇心和机灵劲都磨没了,长大了又说他没有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出创新成果又从何谈起?

但愿这样的“蠢事”,越来越少!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副馆长)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