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心智活动中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奇妙时刻,它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瞬间,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刹那。一种全新的思想如闪电般照亮寰宇,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其实,不仅伟大人物有顿悟的经历,就连普通人也会有“恍然大悟”的体验,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时我们会有一种突发奇想、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语境中,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造性思维分为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顿悟是发生在明朗期的柳暗花明,它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始有终、水到渠成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准备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对信息的搜集,对问题本身进行细致分析,初步尝试解决问题。由于问题的难度或复杂程度超出了原有的认知水平,个体可能陷入困境,形成思维僵局。
随后进入酝酿期。此时问题暂被搁置,个体转向其他无关的活动,比如阿基米德去洗澡、王阳明在山洞打坐,而他们在潜意识水平上对问题加工继续进行。这时候外界环境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线索,比如澡盆中溢出的水、黑暗中的光明,使个体的思绪又被带回原先的问题。
接下来就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个体在潜意识中获得的答案突然浮现到意识层面,就好像从神灵那里得到启示一般。在茅塞顿开的喜悦之后,需要用理性思考来检验自己获得的答案是否正确,也就来到了验证期。
创造性思维的不同阶段对应着大脑不同部位的活跃。内侧额叶及颞叶构成准备期的神经网络,内侧额叶与认知控制有关,颞叶与语言和记忆有关。酝酿期涉及左右脑的共同参与,其中右脑与直觉,即非理性思维密切相关,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等脑区在酝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产生顿悟的明朗期,显著激活了右侧颞上回、左侧后扣带回、左内侧额叶、双侧海马旁回,其中右侧颞上回是构建远距离联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脑区。验证期激活了左外侧前额叶、楔前叶等脑区,提示个体提取关键信息对答案的细节进行验证。
顿悟的产生需要很多脑区协同参与,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常人无法企及的高难度任务。科学家曾用黑猩猩做实验,在房间的天花板上吊一串水果,给黑猩猩两截木棍。这两截木棍如果接在一起,就刚好可以够到水果。开始,黑猩猩用一根木棍去够水果,没有成功,然后尝试用一根木棍顶着另一根木棍去够水果,还是没有成功。过了1个小时,黑猩猩似乎放弃了,开始摆弄这两根木棍,忽然发现可以将其中一根木棍的一端插入另外一根木棍的一端,于是把两个木棍接在一起,用这个长木棍够到了水果。连黑猩猩都可以经历失败获得顿悟,人类又怎么会失去顿悟的能力呢?
学生如果缺乏“悟性”,很可能是被刻板的教学模式训练得只会死记硬背,而失去了天性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尝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采用一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头脑风暴,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客观分析而减少主观判断。
对于已经踏入社会的成年人而言,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即使用逻辑推理也会发挥直觉和创造,只要我们开启大脑不断探求,就会迎来顿悟的降临。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科普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显微镜:科学发现之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