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孩子淘气?那是父母没读懂情绪信号

发布时间:2023-11-26 06:06:37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日,一个学步儿童乱扔玩具和一个学龄前儿童在餐馆拒绝陌生人同桌的视频分别上了热搜。类似这种孩子发脾气、哭闹、拒绝分享的新闻,时常成为家长讨论的热点。那么,孩子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吗?他们闹情绪时,大人该如何处理?让我们从儿童脑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学龄前孩子的行为问题。

“5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淘气的。”心理专家、科普作家凯特·斯韦尔顿在《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一书中指出,很多时候我们指责孩子淘气,只是误解了孩子的行为,没有真正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


5岁以下受生存脑和情绪脑控制

科学研究发现,在25岁之前,人类的大脑都处于发育中,而5岁以下的儿童,其大脑处于早期发育阶段。

研究表明,大脑根据发育顺序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有着自己特殊的功能。第1个区域是脑干和小脑,又称为生存脑,负责维持生命。当感受到外界的威胁如饥饿、死亡时,该区域就会做出本能的回应,战斗、逃跑或者是待着不动。这个区域也负责控制婴儿一岁之前的大多数行为。

第2个区域叫边缘系统,又叫情绪脑,主要是负责处理调解儿童大的情感,例如愤怒与喜悦。同时,该区域负责协调儿童的社交行为,是人类的记忆存储中心和语言控制系统。当儿童处在陌生或者是有压力的社交环境中,容易被情绪脑所控制,出现吵闹等行为。

最后是大脑皮层,尤其是前额皮层,又被称为思考脑,这个区域辅助学习认知,让儿童具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需要跟儿童建立爱的连接

儿童的大脑是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尤其是幼年阶段。父母要跟他建立爱的连接,为他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积极回应孩子的需要。当孩子感到恐惧、饥饿、惊慌、疼痛时,家长应陪伴他、保护他、帮助他、安抚他。因为,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帮助他们的大脑健康发育大有裨益。

社会上曾经流传过一种说法:孩子哭闹的时候要置之不理,等他哭够了就不会哭了。父母不理睬孩子的哭闹,最终导致孩子会因为被大人忽视、冷落,而不能和外界建立积极联系,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未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压力的能力。

理解了孩子幼年阶段时常会被生存脑和情绪脑控制的事实,我们就应该明白,当他们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或者高需求时,并不是因为他们自私自利,而是人类进化中生存本能的需要。因此,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说他淘气、自私,他们只是暂时还没有发育出成熟的理性思维能力。


父母用平等、幽默、简洁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就一味迁就他,而应该通过让孩子学习社会规则,培养理性大脑。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压力或是情绪问题?

第一,识别。孩子不能够细致区分自己的感受。父母或老师应教会他们区分悲伤、愤怒、幸福等。同时,大人也要了解孩子在闹脾气时,不是故意作对、不是道德败坏、不是在耍心眼控制父母,而是他们遇到了问题、触发了应激反应。要耐心安抚孩子,和孩子一起练习如何表达感受,确认事实,找到问题的根源,为孩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第二,建立节奏感。让孩子养成每天定时休息起居,建立生活的节奏,可以通过歌谣、律动操、跳舞、运动等方式,来排解压力,缓和情绪。

第三,用平等、幽默、简洁的方式解决问题。平复孩子情绪时,要尽量蹲下来,跟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避免居高临下。举个例子,很多孩子都会在墙上乱写乱画,我们不要总是对他说不可以,而是直接递给他一张白纸,微笑着告诉他可以在纸上画画。聚焦正向的行为,成为轻松、幽默的父母,示范正确的行为。在家使用一些玩具,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反复演练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么做。出门在外,也可以带上孩子熟悉的玩具,让他感到亲切和安全。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当孩子行为不恰当时,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曾经这样长大。每一个低龄孩子的行为失当,都是他们在发出寻求帮助的信号。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共情他、理解他、帮助他,用我们的温柔和耐心,帮助孩子理性的大脑茁壮成长。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上一篇:另类住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