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选手取得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为历年来第一次所有9名参赛选手都获奖。作为随队指导老师,能够与选手们一起参加这样的全国性赛事,在大赛中共同收获、共同成长,一起充分感受科普讲解的魅力,我们分外珍惜。大赛更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与不足,看到了每一名选手的精彩之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反思。
内容为王,辅助手段为内容服务
选一个好题目。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参加的选手众多,好题目会让人眼前一亮,对讲解内容有所期待。例如,大赛总决赛的题目中,《啄木鸟会脑震荡吗》《会“呼吸”的海绵城市》《记忆有爱不褪色——认识阿尔茨海默病》,题目生动亮眼,给人强烈的代入感。
写一份好讲稿。在短短的4分钟里,选手要让听众明白所讲的主题是什么、科学原理是什么,并不容易,因此选择适于短时间表达的、恰当的内容很重要。来自海军的参赛者杜永强和李春鑫都获得了这次大赛一等奖,他们的讲解一开始就获得全场听众的高度关注。杜永强的《乘波体——驭波而行,决胜空天》和李春鑫的《水下断崖——潜艇的幽灵猎手》选题本身就很有“军味儿”,很容易激发听众对大国重器的情怀,受到人民军队有效解决高难度问题带来的震撼与鼓舞。两名选手都没有播音员的嗓音,在台上穿着军装也稍显拘谨,但他们讲的都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也能够自如应对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时流利顺畅,那份满满的自信,也很容易打动人。
做一个恰当的PPT。PPT是为讲解内容服务的,好的PPT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有的选手讲解背景科技感太足,或者搭配太过独特的声效,听众会忍不住分神,注意力被分散,从而降低了对选手讲解内容的关注度;还有的PPT像科幻大片,镜头感十分震撼,而选手的表达却不匹配PPT,语言几乎没有起伏,与PPT也没有任何互动,无论从风格还是气质都无法融为一体。因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大赛第一名选手刘菲的PPT就让我印象深刻,他讲解的题目是《遗忘关闭的嘴唇,不会缺失的微笑》。这名援滇医生的参赛PPT很简单,连封面都没有太多美化,甚至部分页面只有两幅对称的照片,再无其他修饰。他从唇腭裂的产生讲到如何治愈,再讲在援滇过程中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为偏远地区的同胞提供科学救助,将科普融入了自身工作。不但有深入浅出的科学性讲解,还让在场观众真正体会到了医者的大爱之心,令人动容。“内容为王”的道理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大赛有技巧,细节让讲解更完美
广东科学中心的舞台灯光色彩缤纷,每位选手出场时都配合璀璨夺目的灯光秀,十分耀眼。参赛选手都是本领域的优秀科普讲解人员,平时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下展开精彩讲解。但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则有很大不同,不但需要选手熟练掌握自己的讲解内容,还要有驾驭大舞台的能力和技巧。
重视彩排,细节不出错。每位选手对比赛的舞台都不熟悉,所以要特别重视前一天的彩排,从PPT播放的速度与讲解的语速是否匹配,到现场背景音乐的声音大小,甚至翻页笔是否熟练使用,都很重要。选手在彩排时越认真仔细,在比赛时出状况的概率就会越小。
赛场走位是设计出来的。在自主命题讲解4分钟的时间里,有选手几乎站在原地不动,更没有与身后PPT有任何互动,没有设计合适的走位。选手站在舞台上,无论是中央还是侧边,一定都是为突出内容讲解服务的。站在中央,是为了让听众关注度集中在选手讲解本身;站在侧面,并用手示意很可能此处有图表;或者动态路径演示,用手势能帮助听众更加有效理解讲解内容。所以场上要有走位点,身体语言、姿势体态,都是为配合讲解而精心设计出来的。
本次大赛虽然落下帷幕,但却是另一个开启,我们会将这次大赛的收获传递下去,助力全军基层官兵一起感受科普的更多魅力。
(作者系2023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科普讲解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上一篇:科学传播方式的有益创新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