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年9月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氢能的热度就不断攀升。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战略层面对氢能产业进行顶层设计,氢能行业发展迎来破局。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我国氢能创新应解决哪些发展“瓶颈”,如何助力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升级?记者日前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史翊翔。
把握氢能产业方向,迈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准确把握创新方向至关重要。在您看来,对于已来到窗口期的氢能产业,促进形成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体系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史翊翔:氢能清洁可再生、来源自主可控、应用场景丰富,兼具能源载体与工业原料的双重特性,是未来国家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方向极为关键。
加大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比例。绿氢制取不仅能够实现全周期零碳排放,还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与扩展,对全面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具有战略意义。现阶段,在发挥好化石能源“压舱石”作用,以及稳住存量、安全降碳基础上应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绿氢,稳步构建以绿氢为媒介的电氢耦合、异质能源跨地域长周期优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部分环节的进口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全面布局涉氢材料体系与核心器件技术攻关,系统构建氢能装备设计理论,规范装备制造工艺,形成氢能系统设计本土化解决方案,研发绿氢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综合提升氢能系统能效水平和安全运行能力。
统筹推进“制—储—输—用”全链条示范落地。加快发展电解制氢、工业副产气纯化制氢,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绿氢供给,支持氢能安全存储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优化氢能快速输配道网体系,开展氢能多领域示范应用与阶梯推广,建立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制度与标准规范。强化氢能供需链条,充分增强产业链上中下游黏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市场机制。
培养人才,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记者:氢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人才需求也不断攀升,您对我国氢能高技术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
史翊翔:随着氢能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亟须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夯实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创新基础。
优化高等院校专业培养体系,加快氢能专业学科建设,扩大氢能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模,塑造科技型人才的全产业链整体思维,深化氢能与电化学、机械、材料等学科融合发展,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加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引导高校与氢能产业高水平领军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设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对接,成立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氢能人才教育搭建良好载体与创新实践平台。
坚持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通过对接有影响力的国际氢能组织、支持高端人才引进、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技术联合研发和产业应用等方式,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与国际对接,打造中国氢能硬实力
记者: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外企在国内深入布局氢能产业,您认为这些企业看中的是什么,国内产业界如何应对外企涌入?
史翊翔:近年来,氢能产业对外开放效果显著,外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且布局逐步深化。综合来看,我国宏观政策利好、营商环境相对优质、氢能市场潜力巨大、制造业基础扎实、工业体系完备,这些都是吸引外资持续加码中国氢能的重要因素。
外国企业与资本加入国内氢能市场,有利于充分交流先进技术与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国内氢能产业实现技术进步与创新,培养氢能产业国际化人才队伍,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可为本土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创新提供方向借鉴,是国内产业界进行高效国际交流合作的有利机会。
上一篇:考古证实川滇先民主要来自黄河流域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