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作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这项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的亲历者,我有幸与科普讲解大赛结缘,从陕西省赛到全国大赛,一路走来很幸运,成绩还不错。3年后,细细回忆这段经历,伏案、蹙眉改稿的场景又历历在目,参赛时忐忑、激动的心情又浮上心头。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从一名科普“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普及测绘科学知识、传递测绘科学精神的传播者。
确立主题,抓住受众的兴趣点
一开始,我想讲解的科普主题是“大地原点”。在4分钟的时间里,浅显易懂地讲解科学着实不易。很多问题要不要展开讲,不展开讲就讲不通,展开就会引入新的概念,有新的概念就要去解释,科学味重了大家听不懂,趣味性、普适性强了可能又不够严谨……
如何在短时间里抓住大家注意力,同时把一个事物讲得简练精准又深刻?
基于以上考虑,我把主题定在了“珠峰高程测量”:一则这是刚刚发生的事,大家对它很关注;二则我虽然不是技术设计者,但是一名亲历者,不仅吸纳了一些媒体人对这项举世瞩目工程的见解,同时同事们在高寒缺氧、顶风冒雪中的工作状态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有很强烈的表达欲。
确定基调风格,做好讲解设计
参赛之前,我把以前参赛选手的视频找出来,发现之前讲载人深潜器的董毅就讲得很清楚,讲解风格轻松幽默,具有互动性。拿我和他的内容一对比,就基本确定我的整体基调就是浅显易懂、独具风格。
浅显易懂,就是说结合我的讲解内容,要引入的概念不能太难,而且我需要有仪器道具做辅助,同时配合幻灯片这样的副语言,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很多话不需要自己讲出来,幻灯片直观清晰的展示就能提供帮助。
独具风格,就是结合自己的内容搭建一个场景,快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当时就把我们在前进营地出发的一段视频用上了,再配合音乐和呼吸声,效果很好。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讲解的过程就要不断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让受众有获得感,这也是科普需要把握的一个核心。
作为一名科普爱好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更多、更好的体验和内容激励更多的人投身科学事业。我很荣幸,在参加比赛后,和单位同事一起为辖区内学校开展了百余场科学讲座。在新征程上,我们这些通过比赛脱颖而出的科普达人,更应该主动作为、讲述创新、服务社会。
测量珠峰“身高”
2020年5月27日,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最后一次向峰顶发起冲击。
为什么要测量珠峰?精确测定的高度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地球板块的运动规律,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刻。
那么,我们如何测量珠峰的“身高”呢?一个人的身高是指从头到脚的距离,珠峰也是一样。珠峰的“脚”在青岛观象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可是它离珠峰的距离太远了,因此我们把珠峰高程测量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高度相加得出珠峰的实际高度。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阶段,以阶梯式的水准测量解决了水准原点到珠峰脚下交汇点的高度。可是交汇点到珠峰峰顶却没了水准观测的条件,我们可以在交汇点和峰顶之间构建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原理解决交汇点到珠峰峰顶的高度。这如何实现呢?测量队员将会使用一台专门为珠峰高冷环境定制的国产长测程全站仪对珠峰峰顶进行观测。一个观测点精度太低,我们便在珠峰脚下5200米到6000米的范围内设置6个交汇点,同时为了确保这6个交汇点都能观测到峰顶上的同一点,还在峰顶架设了测量的舰标。
大家看这个外形小巧的棱镜,它能准确地反射十几公里外的全站仪发射的激光信号,仪器接收到信号后会显示出交汇点和峰顶的角度和距离。可是大家知道峰顶远看是个点,登上去之后会发现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面,如何保证舰标是架设在面上的最高点,答案就在这台国产的雪深探测雷达上。它不仅能获取峰顶的雪深数据,还能获取峰顶的地形地貌,后期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建立起的坐标,可以对参标的位置进行校正。
在这个点上还集成了一个白色的圆盘状天线,学名叫作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前它主要接收的是美国GPS提供的峰顶数据,这一次接收的是以我国的北斗卫星为主的峰顶数据。
为了使珠峰高程计算的起算面更加准确,我们在峰顶利用这台国产重力仪,完成了人类首次位于峰顶上的重力测量。如果说台上的这些仪器显示着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那操作这些仪器的技术人员,有的在极度缺氧的峰顶为了准确操作仪器设备,摘下氧气面罩长达150分钟,有的在资源匮乏的交汇点饮冰卧雪11天10夜。这就是在用行动诠释着爱国报国的情怀,诠释着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峰,比珠峰更高的是中国测绘人架设的舰标,而比舰标更高的,则是人类探寻未知、追求真理的信仰。
(本文系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