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贝努样本或为揭开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发布时间:2023-09-29 06:10:13 来源:中国科普网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时报记者 史诗

当返回舱如飞碟一般穿透云层,一道“白昼流星”瞬间划破湛蓝的天空。红白相间的降落伞迅速展开,返回舱缓缓着陆。7年,小行星采样探测器“OSIRIS-REx” (冥王号)带着一捧新“土”如约而至。

美国东部时间9月24日10时52分,一个装有小行星“贝努”表面样本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附近的一片沙漠里。紧接着,样本舱被直升机运送到临时“洁净室”,以防被地球上的物质污染。

冥王号于2016年9月8日发射升空,2018年12月3日抵达贝努附近。2020年10月20日,冥王号在贝努表面利用机械臂采用“即取即走”的方式采集到岩石和尘土样本。2021年5月10日,冥王号踏上返回地球之旅。

贝努类似一粒“时间胶囊”

贝努是一颗直径约500米的近地小行星,它于1999年被发现,每6年接近地球一次。近地小行星一般比较调皮,不时与地球擦肩而过,甚至偶尔会上演撞击地球的“戏码”。虽然它们“坏事做尽”,但并非一无是处。科学家们认为,一些碳质小行星在地球形成早期曾撞击地球,并带来了水等元素,因此它的内部可能包含最初的矿物碎片,甚至可能揭示生命起源的奥秘。

“贝努的年龄已经超过45亿岁了,属于碳质小行星,内部包含水和有机质,并且其组成成分未经历过剧烈的演化,这意味着它内部的物质仍保留着太阳系形成之初的状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季江徽告诉科普时报记者,也就是说,像贝努这样的小行星就像一粒“时间胶囊”,研究它们可以使科学家洞悉“婴儿期”的太阳系,说不定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玉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基于碳原子链以及氧、氢、氮等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分子产生的。但是,科学家希望从贝努的样本中找到不属于传统生物学的有机物,这将会帮助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含碳小行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所起的作用。

在接近贝努北极区域采样更“原始”

冥王号花了2年时间围绕着贝努飞行,最终选择降落在“夜莺”采样区。

但冥王号项目组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发现原来这颗小行星的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石块。“最佳的采样区其表面应该是平坦光滑的,便于机械臂采集样本。”季江徽说,探测器会用它的采样头撞击小行星,主要是用氮气来爆破表面碎石,其中氮气的作用是把将要被采样器吸进去的物质扬起。小行星表面几乎没有引力,因此,探测器只能选择“即取即走”的方式采样。

此外,“夜莺”离贝努的北极很近,区域温度相对较低。因此,这里的泥土和碎石比小行星赤道附近的物质较少遭受侵蚀,增加了收集原始有机物和含水矿物的概率。

2020年10月20日,在历时约4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大小相当于一辆大面包车的冥王号以每小时0.3公里的缓慢速度接近贝努,随后着陆,停留5秒钟收集碎石。

下一站阿波菲斯

按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计划,未来2年,这些样本的25%将被送到多国约200名科学家手中进行研究,其余75%或将被存放数十年。

将小行星贝努的样本送回地球后,冥王号并没有结束使命,它将继续飞向小行星阿波菲斯。季江徽透露,平均直径约370米的阿波菲斯也是一颗近地小行星,它的个头不算小,直径大于140米,轨道与地球轨道有交叉,同样是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

据NASA官网,小行星阿波菲斯是一颗岩质小行星,冥王号对阿波菲斯的近距离探测,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潜在威胁小行星”们的表面和内部性质,还能更好地认识碳质和岩质小行星之间的异同。

“中国计划在2025年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从名为‘2016HO3’的近地小行星上取样并返回。这将是中国首次从行星际取回样品。”季江徽说,期待更多关于“时间胶囊”的惊喜送达地球。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