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2023年度科普中国专家沙龙——科普创新交流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11号馆成功举办。科普创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共聚一堂,围绕“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科普创作与传播”主题,分享关于科普创作与传播观点和见解。本次沙龙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志敏主持。张志敏介绍了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来自原科普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汤寿根从事科普创作70余年的实践成果总结,即科学、文学、艺术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三个齿轮,科普作家的责职与任务是“以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来描绘与诠释科学技术,为读者架起一座通向真善美的桥梁”。张志敏在活动现场宣读了汤寿根先生的科普创作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尹传红致辞
本次沙龙活动的开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做了精彩的致辞。他表示,科普工作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扮演了重要角色。随后,科普作家汤寿根先生结合多年科普创作经历,以及对科普理论建构的深耕,进行了追求新时代科普创作“真、善、美”的视频发言。在接下来的两场圆桌讨论中,现场的科普创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先后围绕科普创作中的科学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普创作者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青年科普人才培养、科普创作生态的外部环境、科研工作者的科普现状,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科普责任等议题展开交流。
汤寿根视频发言
圆桌讨论1嘉宾发言
第一场圆桌讨论以漫谈科普创作的真善美——科学与文学珠联璧合为题展开讨论,该圆桌讨论也由本次沙龙的主持人张志敏进行主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后、南开大学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负责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单少杰,《科技导报》副编审,南方周末特约撰稿人祝叶华,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协编辑与出版专委会副秘书长姚利芬分别从科普创作和科普人才培养等几个角度进行交流。他们普遍认为,科学与文学艺术在科普创作中互联互通、相互补充,科学传递理性、文学思考社会、艺术赋予美感。只有三者相互融合,才能打造出拥有科学深度、阅读趣味以及美学体验的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作者本身也需要兼具科学素养和文学素养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在青年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既需要激发青少年的科普兴趣,也需要完备的科普人才发展渠道,这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的通力合作,多方发力才能构建新时代的科普创作人才梯队。
圆桌讨论2嘉宾发言
第二场圆桌讨论以科研工作者做科普——释放科普传播强声量为题展开讨论。在中国科技馆研究员、亚太科学中心协会执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赵洋的主持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能源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侯欣宾,工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陈昂,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人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之光”科学传播专家邵博分别从科研工作者的科普工作经历、科普工作者在科普中需要承担的责任等角度展开分析。在科普工作方法上,大家一致认为科研工作者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对科普内容进行分类和分级,让科普更具针对性。在科普传播责任方面,认为科研工作者需要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掌握好科普内容和科研前沿的距离,同时也应充当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传递科学精神,提升大众科学素养。
此次沙龙活动聚焦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两大问题,分析科普作品特征,探索科普人才培养方式和科学传播策略。通过对科普作品中科学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追问,感受科普作品中理性与感性的碰撞。通过对当前科普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工作的反思,进一步明确科普工作的方法。在本场活动中,科普创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分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他们的智慧成果将助力我国科普事业发展。
嘉宾与观众合影
此次沙龙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科学中心承办。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