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安神养气的耳枕

发布时间:2023-09-22 06:11:23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在北京市延庆区聂庄村非遗普查时,我看到了席金兰老人缝制的耳枕,不免为之惊奇。或许有朋友要问,耳枕为何物?

    顾名思义,耳枕是保护耳朵的枕头。“枕头”一词,最早由三国时期曹操所创。资料记载,一天,在中军帐挑灯夜读的曹操,困意来袭。书童将几部木匣兵书平摆在床头,曹操头枕木匣睡得很香。书童见此,便按木匣形状做成软物垫头用具呈上。曹操问其何名?书童只答垫头卧具。曹操闻之不雅,将其取名“枕头”。然而,1957年从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出土了一个竹枕,可见先民用枕头的时间更早。

    古人对于枕头很重视,从材质看,有瓷枕、竹枕、玉枕、木枕、铜枕;从形状看,有方枕、长枕、圆枕、虎头枕、鱼形枕等。药枕备受青睐,民间有“药枕伴睡眠,闻香能治病”之说。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闻香祛病”的理论,他终生用药枕,据说活了142岁。南宋诗人陆游酷爱药枕,为此写下《枕上作》等诗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多次提到药枕治病的原理。

    耳枕的出现,集美观舒适和功用为一体。耳枕,又叫御枕、拐枕、窝窝枕,即在枕头中间挖出小孔,侧卧时以减轻头部压迫耳朵神经而得名。传说,杨贵妃美容有方,当宫廷流行药枕时,她却想出了造型独特不压耳、贴颊舒适的耳枕。枕上后,安神养气,容光焕发,视为养颜秘籍。她随后命贵妃院专为唐明皇制作了一个。皇上用后神清气爽,赐名“皇耳枕”。大臣们纷纷仿制使用,但避讳“皇”字,只叫耳枕。

    还有传说,慈禧太后“闹耳底”(中耳炎),耳里化脓,疼痛不堪。御医为减轻她的痛苦,研制了透气耳枕。侧睡时,耳朵对准小孔,孔里放置小盒接脓水。于是耳枕在清末从皇宫到民间广为流传。

    而蒙古民间也有传说: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士兵夜晚枕戈待旦,中间有孔的枕头能听见敌人和野兽的来袭。清朝年间,耳枕也很受满洲贵族的喜爱,相传是孝庄将耳枕带进了清廷,并流传到各地达官贵人家中。

    “总之,耳枕是从宫中流传到民间的。清朝末期,耳枕多是宫廷御用或大家贵族、闺秀结婚必陪送的礼物。还有专为婴儿特制的耳枕,对婴儿的头骨起到良好的支撑定型作用。”席金兰告诉我,1933年出生的她,从懂事起就跟母亲学习女红,掌握布艺要领,她做的耳枕样式、数量比较多,常赠送亲友。

    设计,主要考虑风格、色彩和形状。耳枕多为1孔,也有6孔、10孔、14孔等。选料,用高质高密度布料,缝制时才能不脱线。如果不是纯色,就要搭配和谐、同色对称。裁剪,需看仔细、剪子用力均匀,剪出大小长方形、正方形材料,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缝出来的耳枕就变形。缝制,缝好耳枕中的孔,是区别普通枕头的关键所在。如方形耳枕六面有孔,六孔在中间交会,并相互连通。做的时候,“三通”和“方孔”相接,边缘和边缘相接。缝错一块布,就是失败,最考验针功。从反面缝布料,针脚要稠密,大概比一般衣服多一倍。做好后留出填芯的口儿,翻到正面。从口中,装进荞麦皮,或者茶叶、菊花,成为药枕。再缝合最后一边,一个耳枕就做成了。

    耳枕整体方正,寓意方方正正、正直敦厚。枕中有孔、孔孔相通,又与枕面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契合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寓意万事相“通”相“和”。一件手工艺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枕上后,在夜幕和枕中花香的抚慰中,安然入眠;醒来后,在晨曦和鸟鸣的缭绕中,精神振奋,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

上一篇:秋凉韭花做成酱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