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父母为何总是让孩子扫兴

发布时间:2023-09-03 06:08:13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赶紧起床去逛景点,你是来旅游的,不是来宾馆睡觉的。”“包里多装点矿泉水、方便面,再拿几个鸡蛋、苹果,省得在外面吃饭浪费钱。”今年暑假,很多年轻人在跟父母外出旅行的过程中,总会听到这几句让人崩溃的话,于是纷纷感慨,带父母旅游比上班还累。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出行,其中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是:“因为父母总是让人扫兴。”

为什么有些父母含辛茹苦为家庭付出,却让家人很不快乐?为什么有些父母明明想和子女朝着幸福的目标去努力,却制造了家庭痛苦?那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成长中都是有缺陷的、有心灵创伤的,如果缺少自我察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痛苦传递下去。父母的种种让人不愉快的、令人扫兴、痛苦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来自其内心深处的恐惧。


以自我剥夺来诱发孩子内疚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视频里,一家人出去吃火锅,明明食物足够,但是父母偏要买两个大馒头,宁可蘸着火锅汤吃,也不肯吃火锅里的肉,还美其名曰“自己少吃一口,孩子就能多吃一口”。父母类似这种在物质上极度苛刻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可能会诱发孩子的内疚心理,他们的潜台词是:“你看我们做父母的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你还不感恩戴德,好好学习、工作,将来出人头地回报我们吗?”

这种行为来自匮乏的恐惧。有的父母成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贫穷、饥饿的记忆贯穿了整个成长时期,因此跟成长在物质丰富年代的年轻人消费观念截然不同。比如说,面对一筐桃子,很多父母总要先吃烂桃,结果从来没有吃到过一口好桃。

即使没有经历过物质贫乏,但精神和爱的方面也可能同样匮乏,因为他们的父母那一代人疲于奔命,难以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在物质、精神、情感三重匮乏下成长起来的人,成为父母后,会习惯性沿用过去的行为模式,无法满足新一代成长中的情感需要。


以讽刺批评来表达关心


虽然现在的教育强调夸奖,但依然有很多父母习惯性地讽刺、打压孩子,还自认为是在关心孩子。更有甚者,把关心变成了诅咒,比如明明只需要提醒一句:“检查一下行李”“注意看路”,偏偏要加一句“你就是丢三落四”“别让车子把你撞飞了”。

人类的心理机制决定了人们会对负面表达特别关注,因此父母本来是想表达关心的话,如果偏偏要加一句假设的不良情境,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非常恶劣的心理暗示。

小孩子需要父母的教导,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期待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制作家庭行动计划,但有些父母却习惯对孩子的想法和建议予以否定,觉得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他们就是个小孩,什么都不懂。有网友说,有一次和父母在旅行时就行走路线发生了分歧,事实证明他的记忆是正确的,结果父母反而暴跳如雷,说:“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呀?你了不起啊。”

这些行为的心理来自骄傲恐惧。传统的父母不习惯表扬孩子,甚至在别人面前要贬低孩子,因为奉行的是谦虚、低调、一切功劳归于长辈的理念。父母生怕孩子过于高调,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从小就要给孩子挫折教育。


以爱之名来行控制之实


很多父母嘴上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为你好。实际上他们的很多行为却让孩子感到痛苦,这样会导致孩子长大之后也无法区分什么是真爱,反而会靠近那些让他感到痛苦的关系,因为这是他熟悉的人际关系。

英国哲学家阿兰·德伯顿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你为什么会和错的人结婚》,里面讲到“我们选择错误的人结婚,因为正确的那些人反而让我们不适应——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配。我们没有体会过健全的爱,所以没法把被爱与满足联系起来。”

这些行为折射出父母对于失控和被抛弃的恐惧。在传统社会,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的情况下,家庭养老是唯一的养老途径,因此父母非常害怕孩子不听话、不顺从父母,所以面对孩子的正常需要,他们也会小题大做:“你小小年纪就不听父母的话,长大了怎么能指望你养老?”同时,做父母的被教导“牺牲是高尚的”,牺牲得越多,才显得自己无私,尤其是女性,牺牲越多才越被赞美。但如果总是在自我牺牲,父母也会感到疲惫不堪,压抑的愤怒在某一个时刻有可能就会突然爆发。

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需要能力的。作为父母,每天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不如先从自我认识、自我成长开始学习吧。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