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7月27日,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刘嘉在“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准备”主题活动上强调,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科学、人才、教育已呈现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趋势,面对我国基础学科人才紧缺这一不争的事实,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并建立配套的机制已刻不容缓。
对于建立和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各界其实已然达成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联手猿辅导共同举办的活动上,多位教育界专家认为拔尖人才培养不仅是大学的事,更应在中小学加大早期发现培养力度。
青少年应该直面时代挑战
蒋昌建表示,这些赛事冠军的多少,或许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但这是一种追求,更是向世界科技巅峰迈进颇具重要意义的一步。”
创新人才培养需多方协同
天才往往都是“万里挑一”,即便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基础学科的国际奥赛冠军也是凤毛麟角。当然,研究表明智商水平在人口中呈正态分布,保守估计,超常儿童占比至少有1%。按照我国中小学生2亿左右的总数计算,我国超常儿童数量至少有200万名。
“目前,我国接受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的中小学生总数不超过500人,即100万名学生中仅有2.5名学生接受了超常教育。”刘嘉认为,我国这个庞大的潜在人才宝库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也正因如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这一阶段是发现孩子天赋的关键时期,从幼儿到高中让他们根据科学规律因势利导地接受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已先后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前重点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吸引3万多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仅是政府要做的事,也是社会要做的事。”蒋昌建表示,政府和社会需要一起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力,在尊重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奉献社会。日前,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与猿辅导教育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就脑科学、超常儿童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同时,猿辅导教育研 究院将投入1亿元设立青少年科学探索基金,助力国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希望能鼓励更多天才少年投入科学研究,同时吸引更多民间力量共同投入到社会人才培养事业。
刘嘉认为,找到聪明的人相对来说容易,要把聪明的人培养成才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合组织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仅是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素质。”
事实也证明,拥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是真正能够推动整个国家进步、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刘嘉坦言,我们的教育应从培养知识向培养拥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转变。“拔尖创新人才的发掘和培养除了需要国家、社会力量以外,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发选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不同阶段都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等教育体系互相配合,从而敏锐发现孩子的天赋,并积极引导其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