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源自汉家昌盛时 破麻旧絮化神奇——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八)

发布时间:2023-08-05 06:06:33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造纸术》纪念封。(图片由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提供)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流程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现代文明生活中,人类须臾离不开纸——读书、看报、写字、作画、包装……各种各样的纸,早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在纸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作甲骨文。商周时代,人们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铸在青铜器或者刻在石头上,叫作钟鼎文、石鼓文。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新的书写记事材料,叫作“简牍”,“简”就是竹片,“牍”就是木片。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比刻在甲骨、石头和铸在青铜器上,要方便、容易得多,但是却十分笨重。

战国时期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出门游学,随身携带的书简足足装了5辆马车,后人由此演化出“学富五车”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史书记载,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竹简公文有120公斤重。西汉时,东方朔上书给皇帝,竟用了3000根竹简,由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抬进宫里,呈送给汉武帝。以上这些场景富于戏剧性,但的确是两千多年前的真实场景。

当时,绢帛也可用作书写材料。《墨子》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但是绢帛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就连孔圣人都说“贫不及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绢帛。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寻找新的书写材料,最终发明了理想的书写材料,那就是纸。

我国造纸术的发明,长期以来一直归功于东汉时的宦官蔡伦。《后汉书·蔡伦传》明确记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自此,人们常把蔡伦向汉和帝献纸的那一年——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作为纸诞生的年份,蔡伦也因此被奉为造纸祖师,差不多所有产纸的地区都为他塑像建庙。日本等国家的造纸工人也奉蔡伦为“纸神”。蔡伦受到国内外人们的纪念和崇敬,蔡伦发明造纸术似乎也成定论。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实践,动摇了千余年来盛行的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说法。

首先是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遗址发现了一片古纸,纸面可清晰见到麻,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了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简,因此,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公元105年早了一个半世纪。

其后是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比新疆罗布泊的纸还要早约一个世纪的西汉初期的古纸,且有数十张之多,经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潘吉星的研究和分析化验,确认灞桥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兰麻的纤维所制成。在这之后,1973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也分别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再后是1986年,甘肃天水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群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绘有地图的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1990年,敦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发掘出了多张麻纸,其中3张纸上还写有文字。

以上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这比蔡伦造纸的记录早了两三百年。东汉蔡伦虽然不是纸的最早发明者,但他改进了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渔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地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料,是为原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对东汉麻纸的质量所做的模拟实验表明,造出这样的纸至少要经过浸湿、切碎、浸灰水、蒸煮、洗涤、舂捣、再洗涤、打槽、抄纸、晒纸、揭纸等10多步工艺,明代曾用5张图表示其主要步骤: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如果用渔网等做原料,还必须有碱液蒸煮这样加强对纤维的腐蚀度和净度的工序,这正是后世的化学制浆技术的滥觞。因此,蔡伦作为造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其功亦不可没。

魏晋以后,纸逐渐取代帛简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中国的纸与造纸术在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8世纪传至西亚,12世纪传入欧洲。在18世纪以前,我国造纸术一直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古有南北朝诗人萧察《咏纸诗》: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今有王播春《纸》:

“源自汉家昌盛时,破麻旧絮化神奇。

纸张到处无孤岛,多少文明得以兹。”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