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7月21日,来自林业、环境、生态等领域的专家,以及科研院校的学者齐聚四川省红原县,共同围绕“生态为基 贵在高水平保护”“产业为要 重在高质量发展”“民生为本 旨在高品质生活”三个话题,对红色草原如何实现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红原县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严守生态红线,全面监管和保护生态环境,打牢生态底色, 把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活动主办方供图
在生态富民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旖旎优美的自然风光、感人至深的红色文化、璀璨多彩的民族风情是红原县最大的优势,蓝天碧野是其最亮的底色,绿色是最宝贵的资源。从发展的角度,红原县的最佳路径选择就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从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到生态牧区建设、新能源发展等都是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第三次走进这片红色热土、绿色海洋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原副局长刘东生表示,每次来红原县都有新的感受,这里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讲,利用草原进行绿色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红原县将草长制和绿色发展、垃圾处理等相结合的做法是创新型的举措,草长制只是红原发展中的一个方面。现在红原明显感觉城市面积大了,人流、车流多了,产业链长了,应该说是多年来生态立县的发展结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丰昌认为,红原县是长江黄河源头的源头,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非常重要。高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难度非常大。红原多年来对生态的保护为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是幸福的底色,它孕育着生机和希望。红原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把培育生态产业作为支撑,把建设生态家园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卢风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创新是现代化的灵魂,红原县的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进行产业创新、人才创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卓然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林草局将以推行草原休养生息为主线,科学利用草原,创建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规范草原碳汇交易,稳妥推进“草光互补”试点。同时,还将积极推进草原公园和国有草场试点建设,挖掘新一批“红色草原”。
2022年8月,为传承草原地区红色基因、助推草原资源保护修复,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了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红原大草原榜上有名,成为首批12家“红色草原”之一。
红原,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从建县到如今,63年的时光,红原这一片土地经历了从落后到进步、从封闭到开放、从萧条到繁荣、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变迁。目前,红原县正紧紧抓住成为首批12家“红色草原”的契机,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在这片“红色草原”上续写锦绣华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