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蒙古包,我一生的骄傲,我要做那雄鹰,飞得远又高;美丽的蒙古包,我思念的坐标……”蒙古包,闻名于世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草原上没有高大的树木,映入眼帘的唯有茫茫草海。游牧先民无法像中原地区的先民那样,筑起一栋栋坚固高大的房屋。在经历了半穴居的生活后,牧民们用木杖做支架,用牛皮做围墙,建起了富有草原特色的蒙古包,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既是音译,又是意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被称为“穹庐”“毡帐”等。当时的“穹庐”还较为简易,只能算得上是蒙古包的雏形。至唐宋时期,“穹庐”已发展较为成熟。据南宋《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那时的蒙古包,已开始被赋予工艺特色。至宋末元初时期,辽人赵良嗣更是赋诗赞咏蒙古包:“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
蒙古包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移动式蒙古包,逐水草而居,蒙语称为“乌尔郭格尔”,以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居多;固定式蒙古包,适用于农牧经济区,蒙语称为“托古日克格尔”,多见于科尔沁草原一带。各个地区的蒙古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蒙古包搬迁时,冬营地常选择山弯或洼地,寒气不易侵入;夏营地设在高坡通风处,即使在无风的天气,坐在蒙古包里只要撩起包房的毡脚,清风习习,凉爽透体。
蒙古包外观呈圆形,顶为圆锥形,围墙为圆柱形。包门开向南或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普通的蒙古包,高度在10尺至15尺之间,周围用柳条交叉编成5尺高、7尺长的菱形网眼内壁,蒙语称之为“哈那”。其大小,主要根据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4扇“哈那”,适于游牧,通称四合包,大包可达12扇“哈那”。包顶是用7尺左右的木棍,绑在包的顶部交叉架上,成为伞形支架,包顶和侧壁都覆盖着羊毛毡,包顶有天窗。
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可供使用的面积比较大,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蒙古族的住房以西为大,长者居右。包内正北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边是客人的位置,东边是家人就座和做饭的地方,东南是炉灶。地上铺羊毛毡,包门口和火炉旁铺以牛皮,现代卧榻有的铺设木床,有的设有矮床。布置井然有序,宽敞整齐,充分运用了空间。
蒙古包搭建很简单,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包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一座浑然一体的蒙古包就算完成了。无须地基,不用一钉一铆,而是由牛皮绳、曲柳等组合而成,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了最低点,几乎是世界上最环保、最低碳的居住方式。可通风、采光,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适于轮牧走场居住。结构简单却牢固无比,比土木建筑更能抗风与抗震。清朝人张鹏翮在《奉使倭罗斯日记》中将其优点夸赞得淋漓尽致:“塞外以蒙古毡帐为佳,风不能动,日不能透,寒不能入。”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及其高超的技能和创作才能,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今,随着蒙古族牧民逐渐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牧民自有的蒙古包逐渐减少,蒙古包作为草原文化的遗产而被保护起来。2008年,蒙古包营造技艺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无垠的草原上,蒙古包如点点白帆,点缀着祖国风景如画的北部边疆,在观光的游人、采风的文人墨客眼中是诗意的景观,在草原牧民心中则是温馨的港湾。
上一篇:在京城胡同寻觅茶文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