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保护冰川 留住气候变化的记录者

发布时间:2023-05-01 06:09:20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南极冰山 吴琼 摄


4月21日,以“全球变暖下的冰川保护:我们和冰川并不遥远”为主题的媒体沙龙活动在京举办。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办。与会冰川学家、科学探险家、相关媒体人,科普了冰川相关知识并探讨了冰川消融与气候变化的现状与问题。


冰川消融是一个严峻问题


“冰川是指陆地表面由雪或其他固态降水积累演化而形成的,通过内部应变变形或者沿底部界面滑动等方式运动着的多年存在的巨大冰体。”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研究院教授田立德表示,“作为地球历史演化的见证人,冰川是成层的,好像是一本厚厚的日记。”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融已经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已导致冰冻圈面积缩小、冰盖和冰川的质量损失、积雪和北极海冰的范围和厚度减少等问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低纬度冰川,消融也很剧烈。

“冰川消融将导致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极端天气、水资源危机等问题。冰冻圈作为一个整体,冰川消融带来的次生灾害不容忽视。高山和极地冰川将在数十年或数百年内继续融化,冻土层融化导致的碳流失在千年尺度上看不可逆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弓表示,气温快速升高是造成冰川消融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降水量无明显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等也是造成冰川加速退缩的重要原因。冰川消融影响补给径流的水文水资源变化,催生冰湖并增加冰湖溃决洪水等灾害风险,也会影响水环境,进而对局地和远端被补给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保护冰川需要科技加持


“为应对此问题,我国政府已作出重要部署。”闫世东介绍,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需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一个新添加的“冰”字,进一步丰富了生命共同体理念,明确了冰川保护的重要意义。2022年5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进一步强调了生态资源监测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指出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的流域全覆盖监测,推进西部高寒区冰川、冻土、积雪和水资源涵养区的水文监测体系建设。

闫世东表示,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体现大国担当,“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加快健全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行动。

“我们国家是冰川大国,随着全球气候转暖,大部分冰川面积、厚度、体积在减少。作为气候历史书,冰芯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家正在争分夺秒,要在冰川顶部出现融化之前,尽可能把这些宝贵的冰川档案保存下来。”田立德表示,“为了留住‘冰川记忆’,我国正在积极地钻取冰芯。冰芯是记录过去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忠实载体,是储存历史奥秘的天然档案,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探索更多的历史奥秘。”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忠实记录者、优良指示者、重要反馈者、淡水库。”在张强弓看来,“我们需要更多科技力量的加持,深入研究并预测冰川变化,发展保护和应对技术,更加积极地应对雪冰减少的未来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