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运动有助于骨关节损伤尽快恢复

发布时间:2023-04-24 06:08:09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时报讯(记者俞慧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教授吕红斌,日前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中发现,力学刺激即运动康复,是骨腱界面损伤最重要的调控因素,有望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疗效,并已初步形成骨腱界面损伤运动康复治疗标准。

人体在运动时主要由骨和肌肉协调完成。肌肉在骨上的附着部位被称为骨腱界面。骨腱界面是应力集中部位。当机体运动时,这一部位易发生损伤。从临床上看,这类损伤常发生在肩关节肩袖、膝关节交叉韧带、跟腱等部位。

骨腱界面结构复杂,损伤后修复困难且易造成二次损伤,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受限。促进骨腱界面损伤的快速优质愈合,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的关键,也是运动医学界亟须解决的难题。目前,运动康复是治疗骨腱界面损伤的重要方式。我国不同医院的运动康复方案各有差异,尚未形成骨腱界面损伤运动康复治疗的统一标准。

为解决这一运动康复问题,吕红斌科研团队通过研究骨腱界面的梯度渐变结构,发现损伤后梯度结构破坏难以再生,而不同形式的力学刺激,对促进骨腱界面损伤后梯度结构恢复的作用各不相同。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向临床医生及患者传输科学的运动康复理念。同时,吕红斌科研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骨腱界面修复移植物,可为未来临床治疗骨腱界面损伤性疾病提供新方法。

吕红斌表示,尽管科研团队在力学和神经调控骨腱界面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更深层次的机理还有待挖掘,如对力学响应干细胞的鉴定、外周损伤中枢调控机理解析等。

吕红斌透露,近期,科研团队发现了骨腱界面中存在一种特殊干细胞,能对不同力学刺激作出响应,同时将持续研究大脑和外周骨腱界面的交流机理,为骨腱界面损伤修复中可能存在的中枢—外周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此项科研成果部分入选《2022年中国运动医学临床新进展年度盘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