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觉(1925—2016),江苏省苏州市人,我国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独辟蹊径,创立神经网络理论
王守觉在苏州念初中时,遭遇日本侵华战争。他目睹了祖国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凄惨情景,这让他有了“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
因此,王守觉学习十分努力。他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一次电工理论考试由于题目太难,全班19人只有3人及格,王守觉却考了96分。
20世纪90年代,王守觉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中的差距不小,要想做出让国际社会承认的成就,就必须采用田忌赛马的规则——以我中驷敌彼下驷。当他发现“形象思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薄弱环节后,就开始致力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机器形象思维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的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他先后提出了以高维空间点覆盖原理为基础的仿生模式识别,发展了模式识别的新概念和新理论;提出了新的矢量间运算的多权值神经元网络理论,应用于多权值神经计算机与人脸识别专用神经网络;提出了解决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用的,可用计算机实现的计算信息几何数学新方法。在这些创新中,有的技术居世界仿生模式领域的领先地位。
慧眼识人,因材施教
1962年,一个名叫林雨的学生报考了中科院半导体所的研究生,但是,他的考卷成绩并不突出。不过,当考卷送到王守觉手中时,他独具慧眼,从考卷的答题中看到了这名考生背后的潜力:“考分虽然不高,但概念准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恰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经过深思熟虑,他收下了林雨。
王守觉对林雨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他安排林雨在全研究室会上汇报前段学习、工作的情况。很少上台讲话的林雨,经受不住老师连珠炮似的提问,一时间语无伦次。王守觉当场批评了他。林雨很内疚,当晚一个人在实验室里练习演讲。经过刻苦练习,他再也没有出现在学术报告会上怯场的情况。
王守觉不仅对学生要求很严,而且善于因材施教。他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他规定林雨每周要用两天时间认真从事实验活动,内容包括修理仪器、安排实验,以及写实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林雨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王守觉的悉心教导下,林雨成长很快。1994年,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存储器功能测试仪,填补了国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手段的空白。
(作者系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