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光与影成就著名诗篇

发布时间:2023-01-24 06:05:58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文字里的科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独酌》。

古时候,人们观察自然现象时发现,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是伴随物体的。它随着物体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物体的消失而消失。早在战国时代,墨子就对物体和影子的关系做了说明,他提出了“景不徙”的观点,墨子认为某一特定的瞬间,运动物体的影子是不动的,影子看起来在移动,只是旧影不断消失,新影不断产生的结果。这说明影子依赖物体而存在,且随着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的影子总是伴随着物体本身,影子的产生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密切关系,如果光线会拐弯,就不会有影子。影子是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线就被物体挡住了,在物体的后面就形成一个暗的阴影区域,这个阴影区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影子。

影子、光源和遮挡光源的物体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诗人李白应用了影子、光源和遮挡光源的物体三者的关系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月下独酌》,这里月亮是光源,李白是遮挡光源的物体。月亮和李白的合作投下了影子。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在酒兴驱动下月亮(光源)、李白(遮挡光源的物体)和影子演绎出一首发自内心的诗篇。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而这种起伏是以酒为线索,以月亮(光源)、李白(遮挡光源的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变化为基础。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邀请到了月亮,一瞬间,孤单一个人就变成了三个。光源、物体、影子三者同时出场,场面由冷清变成了热闹。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作为光源的明月当然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诗人的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他的左右。然而,三者构成了一个光学系统,诗人成了其中的主角,他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此时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境界所陶醉,似醉似醒,情绪也显得更加激昂了。他高歌一曲,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诗人手舞足蹈,形影相随,影子便随之翩翩起舞。月亮、诗人、影子在光线是直线传播这一物理定律的支配下演出了一场精彩歌舞作品。

当然诗人并不是物理学家,他是借酒消愁,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影子使他得到了自身的满足。在这种无人相伴的“交欢”中,诗人终于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后时刻,李白还意识到,只要他一醉倒,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身影也就没有了,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临时光学组合将不复存在了。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丧气,因为只要一站起来他与月亮、身影的这种关系又会出现。不懂物理学的李白仍然知道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他正是利用这种关系来抒发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李白一生坎坷常与寂寞、潦倒为伴,所以除了自己,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李白是孤独的,但是物理学并没有歧视他,并为他提供了一个抒发感情的空间,没有物理学的支持,李白不可能“对影成三人”,也不可能“我舞影零乱”。他与月亮和影子的“交欢”和“永结无情游”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原理。他以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作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无情变成有情的基础便是大自然的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