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峰地震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地震台。于1930年建成,并于1990年和2002年进行了修复。(图片由作者提供)
北京城西的鹫峰上,入口不远的地方就看到了一座二层小楼,这个二层小楼就是鹫峰地震台。修旧如旧的修缮方式,让它保留着20世纪初的模样,古铜色木门旁边的牌匾还清晰地用繁体字写着“地質調查所鷲峰地震研究室”。小小的研究室,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
让人想不到的是,建设第一座地震台的“原动力”是沉重的历史事件。1920年12月16日20点,8.5级巨大地震“袭击”宁夏海原(当时隶属于甘肃),震中烈度达到烈度最大值——12度。地震波的威力引来山崩地裂,海原全城房屋荡平,房屋的倒塌、大规模的黄土滑坡、冬天的刺骨严寒、灾后食物的匮乏使得27万多的同胞死于地震,对于人口密度并不高的西北来说,海原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灾区面积是超乎想象的。
时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在地震之后进行了科学考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地震科考。科考之后,翁文灏意识到地震是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的物理学现象,研究地震必须用物理学方法观测地震。观测地震就要建造地震台,建造地震台就要考虑人才、选址和经费。于是他找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推荐人才,叶教授推荐了自己的学生李善邦。一封电报,开启了李善邦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地震科学研究事业。听闻建设地震台的消息,当时北京知名律师林行规随即捐赠了鹫峰的一块土地,用以建设地震台,从此中国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落户鹫峰。1930年终于从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筹借到一笔地震仪购置经费,鹫峰地震台得以建成。
鹫峰地震台建成后,先后引进了两套地震仪,一台是来自德国的小型维歇特机械式地震仪,另一台是引进自苏联的伽利津-卫立蒲电磁式地震仪,这两台地震仪都是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维歇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物理研究所,伽利津发明的地震仪奠定了现代地震仪的理论基础,两位科学家不仅是好友,而且都是地球物理学科初始阶段闪亮的“星”。
就这样鹫峰地震台经过数年的惨淡经营,一切从无到有,数据观测良好,记录多而准确,与全世界50多家地震观测和研究机构交换资料,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地震台。就当李善邦考虑以鹫峰地震台为基础,扩大研究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一切戛然而止。
鹫峰地震台从1930年9月20日记录到第一个地震开始,到1937年8月1日记录到最后一个地震——山东菏泽大地震,坚持观测了7年,共记录到2472个地震。7年间,李善邦等坚持编印出版了60多期《鹫峰地震月报》和10余期《鹫峰地震专报》。
物换星移,九十多年过去,鹫峰地震台建筑坚固,经受住了时间洗礼,目前已经没有监测任务,成为北京文物保护单位,面向公众开放。2002年,为纪念李善邦先生诞辰100周年,在鹫峰地震台门口竖立李善邦先生铜像,供中外学者以及青少年参观瞻仰。
鹫峰地震台当年购置的维歇特地震仪虽然是小型的,但也有两吨重,也因为太重,在战火中无法转移,后来变身手榴弹,为抗战作出了贡献。伽利津地震仪在燕京大学躲过了战火,之后先南下后北上,辗转多个研究所持续工作,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退役,现在作为镇馆之宝,坐落在展厅的核心位置。除了艰难保留下来的伽利津地震仪以外,场馆里还放置着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地震仪。这些地震仪从体型硕大、三个分量需要分开设计逐渐演变成小巧的集成式地震仪,记录器也从以前的照相记录、滚筒记录等发展到现在的数字记录。鹫峰地震台展示了地震监测仪器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同时见证着中国从第一座自建地震台到现在的遍布全国的地震台网。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向前,鹫峰地震台也不断激励新一代地球科学的学生和学者们不断前行。
(作者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