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下线600多个甜筒冰淇淋,这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快的甜筒生产速度。创造这个速度的是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联合利华食品生产基地。作为引领全球智能化、数字化浪潮的“灯塔工厂”,这里的冰淇淋制造更“聪明”也更低碳。
“含智量”越来越高的不仅是甜筒,记者从在南京举办的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观察到,从一个甜筒、一杯咖啡到一部手机,“万物皆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也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家智能制造工厂一角。(受访者供图)
智能制造带来可潜可显新变化
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与会者乘坐中国制造的高铁动车组抵达南京南站。许多人没注意到,这些动车组装备有上千个传感器,传感器将车体运行数据传输到后台,“智慧大脑”实时分析着列车健康状态,确保运行安全。研发这套装备的上海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平说,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智能化体系,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安全与便捷。
智能化可潜也可显。在大会现场,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与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发布了“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其中西门子公司的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令人眼前一亮。这座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工厂,实地建设之前就已进行了数字孪生,在虚拟世界打通了从研发到生产运营各环节的数据流,建成后其产能将比传统工厂提高近2倍、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20%。
入选“十大科技进展”的还有南京大学研发的智能物资盘点机器人。这个能迅速识别出摆错位置的图书的机器人,靠射频识别感知等技术可以每小时识别2万多本书,让图书馆里的人们不再为找不到书而头疼。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说,从生活到生产的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应用,将提升劳动生产率、效能回报率,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增强行业竞争力。
江苏省南京市一家企业的数字化生产控制大厅。(受访者供图)
智能化转型是中国制造的必修课
会上,“灯塔工厂”不时被与会者提及。代表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中国的数量占了近四成。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今年启动了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有1万家完成了改造。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等政策,江苏将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省5万多家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全覆盖。
“哑设备”正变得“会对话”。在华为的无人智能工厂,通过“设备网联化”让设备数据互通,华为可以在27秒内生产出一部手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克文说,让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之间可以沟通才会让制造业有更好的未来。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智能制造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项。
一名企业工作人员在展会上演示智能制造装备。(受访者供图)
强化支撑让智能制造行稳致远
本次智能制造大会还发布了“制约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十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突破5G全连接工厂的基础设施制约、全面驱动智能制造的多源异构数据问题、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瓶颈、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师紧缺等。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陈明认为, 技术层面有瓶颈,人才队伍太短缺,企业基础薄弱且差异很大,导致很多企业对智能升级心存疑虑。建立帮扶政策、打造公共平台、强化转型引导,才能让智能制造更快普及。
会上,集“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用户企业-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一体的智能制造综合性资源集聚与服务平台正式亮相,平台汇聚了近2000个国家级项目数据、1.3万余项政策数据、近百位智能制造领域专家信息和近千条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与会专家认为,这一公共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将积极助推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
“智能制造不是单一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个系统工程。”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洪海认为,智能制造让企业、产品、人才、资本、应用场景等更加智能化,同时带来更多变革性的生产方式改变,需要各行各业不断去适应和调整,才能更好地拥抱智能制造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