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一种疫苗为何防不住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

发布时间:2022-11-26 06:04:17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新冠病毒逃逸能力再升级,新变种BF.7来了。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警示,BF.7几周内或成主流。

我国多地也已出现BF.7新冠病毒变异株。有研究认为,它比BA.5多出的新突变能帮助它更容易逃避中和抗体,是目前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

新冠病毒一变再变,疫苗激发的中和抗体效力一降再降。针对这一问题,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是由于新冠病毒本身的特性造成的。由于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科学家始终在努力研制安全、有效、可及、可控的高质量疫苗。

有没有可能研制出一个疫苗,能防住所有变异株,让“孙猴子”一样的新冠病毒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呢?


疫苗效果为什么打了折扣?

新冠病毒突破感染较明显


“研发疫苗的初心是希望能够防住感染。”高福说,但大家已经看到新冠病毒确实跟其他病毒不一样,突破感染比较明显。

“奥密克戎之前,6—8个月出现一个新的主流变异株;奥密克戎之后,2个月左右就会更新主流的奥密克戎子变异株。”神州细胞集团董事长谢良志表示,新冠病毒变异能力在加强,仅能对付一种毒株的疫苗,很难防住感染。

当前疫苗效果遇到多个病毒变异株为什么会“打折扣”?高福解释,当前疫苗绝大多数针对病毒表面突起蛋白的顶端即S蛋白的RBD区设计,目前看,新冠病毒最善变的也是这个区域。

“只针对RBD区设计的疫苗,有天然不足。”谢良志也认为,RBD蛋白太小,比全长刺突蛋白的三聚体蛋白分子量小约20倍。病毒变异后,关键表位产生突变,使原始株疫苗针对该表位激发的中和抗体失效,导致当前疫苗防感染、防传播、防发病的效果不够理想。

此外,RBD区的T细胞表位较少,疫苗激发出来的T细胞不够。“T细胞对于免疫也很重要。”谢良志解释,一旦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有了“根据地”,就需要T细胞杀死被感染细胞,才能消灭里面的病毒。同时,免疫记忆、长效免疫也都需要唤醒人体内的细胞免疫。


以不变应万变可能吗?

需要疫苗的广谱性依次增强


“一防多”,究竟能不能行?高福说,想要“一防多”,就需要换一个“靶子”或者多找几个“靶子”激发免疫。多价疫苗、广谱疫苗、通用疫苗都有自身的“一防多”策略。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介绍,在多价疫苗方面,我国目前已有9款多价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神州细胞研发的二价和四价重组蛋白疫苗、国药中生研发的三价和四价疫苗进展相对较快,均已开展3期临床试验。

“一个能广谱防多种变异株的疫苗应该是这样的:既能诱导产生针对多种关键突变表位的中和抗体,还能诱导杀伤性T细胞反应。”谢良志说,具体到研发工作上,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高仿”出病毒全长S蛋白抗原,使其更逼近天然、更稳定、质量更均一,疫苗就能激活更多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神州四价疫苗研究数据显示,采用全长S蛋白天然三聚体结构抗原,其激发的中和抗体稀释2000多倍仍具有杀灭奥密克戎活病毒的能力,且诱导出更多的T细胞。

“临床研究表明,单价疫苗、二价疫苗、四价疫苗的广谱性依次增强,有望达到预防现有主流毒株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主流毒株的目标。”谢良志说。


一个疫苗形成多价疫苗可行吗?

3种研发策略正全力推进


除了做“加法”,将不同的“高仿”毒株抗原集合到一个疫苗中形成多价疫苗,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先进疫苗研发策略。

“如果我们能制造出一个假的病毒,它的‘肚子里’没有病毒的遗传序列,外面是各种变异株的不同‘刺突’,这样的疫苗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高福解释,这就是“马赛克”纳米颗粒疫苗。

但用“马赛克”的手法制造疫苗仍具有很大工艺性挑战。“最大的问题是‘刺突’的占比,疫苗要注射到人体,必须是均一的,打到你身体里和我身体里的疫苗要一样。”高福说,但当前工艺难以控制病毒颗粒表面的刺突配比。

据介绍,在广谱疫苗方面,当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围绕“马赛克”纳米颗粒疫苗、S蛋白保守区域抗原疫苗、环状RNA疫苗3种研发策略,正会同有关部门遴选国内优势研发单位,全力推进广谱疫苗的研发工作。

另两种疫苗研发策略也为广谱疫苗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思路。比如S蛋白保守区域抗原疫苗就采用了“换靶”的策略,原来的靶子总是变,那么就换成病毒一直“保守”的部分,将它作为抗原。“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中这一段激发的抗体却很少。”高福说,这个策略也有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尚需持续研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