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奥尔森写过一本书,名叫《科学需要讲故事》,告诉科学家们该如何讲述科学的故事,进而让科学传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当然,这种故事应该是基于科学事实的,而非杜撰虚构。
说到与科学有关的故事,我认为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可以讲述的既扣人心弦,又能激发起受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的故事素材,而关键在于讲述者能否把这些素材很好地组织起来,讲述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
当读完由未读出品的《元素的盛宴》时,我认为这是一部讲好科学故事的优秀科普著作。书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曾背过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锰……”都是什么,而是通过一些科学史上鲜为人知的历史素材,经由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元素与人类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每一种元素背后的“另类史”。让读者顿时感受到元素并不是冷冰冰的字母和符号,它也有着一些荒诞不经、令人捧腹的逸闻趣事。
提到元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但是门捷列夫并非是第一个试图为元素“安排座次”的人,而且他是在打扑克时想出了元素周期表;在硅坐上芯片产业的“头把交椅”之前,锗也曾经辉煌一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含有氯化亚汞的名为“拉什医生的胆汁丸”是一种泻药;甚至在贵金属的使用方面,铝曾经比黄金还贵;而让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镭(含镭的水)也曾经被当成水喝,因为人们认为它具有保健作用……这样的故事在《元素的盛宴》中不胜枚举,通过一个个感觉有些“剑走偏锋”的故事,读者可以体会到科学历程的跌宕起伏,虽然如今看来科学上的成果应该说硕果累累,但是如果从微观尺度去洞察科学,或者洞察元素的发现史,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时候会有田园荒芜的惨淡景象。
作者在引言的最后写道,“一饮一啄,元素周期表与我们息息相关,有人以它下注,因此倾家荡产;哲学家利用它探求科学的意义;它能毒杀人类,也能酿成战争。从左上角的氢到最底下那些不可能自然存在的人造元素,字里行间,你能发现泡泡、炸弹、金钱、炼金术、政治手腕、历史、毒药、罪行和爱情,甚至还有一点点科学”。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我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化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这些都可以分解成若干种元素,只不过我们不会刻意地去关注而已。比如,对于很多想减肥或者节食的人来说,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吃或者要少吃碳水”。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所谓的碳水就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应该说每一种元素都不冰冷,同时每一种元素的历史都是发现与构建这种元素的人所呈现出来的,而这样的历史是鲜活生动的,也是能通过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更是能够深刻地展现和弘扬科学精神的。毕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并不能通过教科书简单定义或传授,而最能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并不在科学已经完成的、物化的甚至是固化的科学成果,而在于求得这些成果的过程。
由此而论,《元素的盛宴》是一本让我们了解元素的来龙去脉的故事书,更是一本讲好科学故事的科普书。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