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是第6个国际熊猫日。被誉为“活化石”“中国国宝”的大熊猫,代表性的黑眼圈、圆圆的脸颊、胖嘟嘟的身材、标志性的内八字走路、黑白相间的“外衣”,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自带呆萌属性,使其成了食肉目之下的一朵奇葩。
大熊猫这种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如何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得以延续至今?
名字多,各地称呼不一
作为我国特有物种的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对于它的各种称谓古籍上有记载。《书经》称“貔”,《毛师》称“白罴”,《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大熊猫的名字,在各地称呼也不同。在它的故乡称“白熊”“花熊”或“白老熊”的居多,在岷山藏族地区则称“荡”或“杜洞尕”,平武白马达布人却称“洞尕”,凉山彝族称“峨曲”。不过,这些名字的含义均有共同点,那就是和古籍中称之“貔貅”“貘”一样,都含有它体色白、黑白,体型似熊的意思。
1869年,它作为被发现的新物种有了新的名称——“猫熊”。此名来源于法国自然博物馆发布的新物种鉴定报告。
我国对大熊猫的最初定名是猫熊或大猫熊。由于那时的中文书写方式是竖写,认读是从右至左,改为横写后,认读则是从左到右,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举办展览时,说明标题是横写的“熊猫”。自此开始,熊猫的称谓就叫开了。后来,它的中文通用名叫大熊猫,也就得到了人们的公认。
名为食肉目,实为每天不停吃竹子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经过历史进化,改吃素食,但由于有些器官还保留着原样,最为明显的是消化道,所以在动物分类上,仍将它划为食肉目。
大熊猫由肉食进化为吃素后,其食物基本上是竹子,在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吃进的竹子占总食物的99%,是地地道道的依竹而生者。
随着食性的转变,大熊猫的一些器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变化很大,与食草性有蹄类动物的牙齿十分相似,基本失去了肉食类动物牙齿的“原样”,而这更有利于嚼竹子。但它的消化道,还保留着祖先的特性,较为简单,与食草类动物相比,不具有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胃和盲肠。
所以,大熊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吃。据考察,一只体重100千克的大熊猫每天要用12小时—16小时进食,吃进竹子达10千克—18千克,若是吃新鲜竹笋那就更多了,可达30千克—38千克。
大熊猫有时也吃食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数量极少。偶尔也开开“荤”,猎食一只竹鼠。
良性互动,建立圈养与放归保护体系
据统计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圈养种群总数达673只,比十年前增长近一倍。2021年7月,这一备受关注的物种从濒危降到易危。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大熊猫,能出现如此“奇迹”,这说明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保护工作也卓有成效。尤其是栖息地面积的大幅增长和人工繁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反复探索,攻破了“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关,研究创新了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圈养数量十年间增长近一倍。除此,圈养条件下的大熊猫寿命也得以延长,在野外一般是18—20岁,而圈养条件下可达30岁,现存最长寿的已是37岁。
然而,圈养状态下由于生境“优越”,使它们更加温顺,甚至某些机能在逐渐退化,已经无法在野外独立存活。而圈养还必然会导致近亲繁殖的存在,使得大熊猫致隐性基因的纯合,后代生命力降低,甚至畸型或致死,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
为建立圈养与放归良性互动的保护体系,我国于2003年7月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的实验工作,将大熊猫“祥祥”放入人工控制的自然环境进行野化培训。经过三年培训,2006年4月,又将其放入卧龙保护区纯野生环境,检验培训成果,实行“以训代放”。这是首次有计划地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放入野生环境,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的转变。截至目前,共放归了11只,成功存活9只,实现了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