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傈僳族饮食:与民歌古韵相随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这是傈僳族世代相传的俗语,也是对傈僳族饮食和民歌文化的深刻表达。

作为一个古老民族,据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记述,傈僳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的创世传说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在古代属于同一族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分化形成单一民族。《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统计,傈僳族人口为76万人,他们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还有丽江、大理、迪庆等地的傈僳族乡。

自古以来,傈僳族大都居住在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有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的山区,也有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的河谷。从河谷到高山海拔相差三四千米,形成寒、温、热三种不同气候,有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傈僳族提供山上生的、地里长的、水里游的各种食材。

手抓饭(傈僳族语称“早都早”)是傈僳族美食的代表作。傈僳族菜谱这样列出“手抓饭”原料:大米、鸡肉、猪肉、火腿、花生、核桃仁、松子仁、辣椒、姜、盐、酱油、味精、醋。可见,这“手抓饭”并非通常意义上代指主食,而是如同见面招呼“吃饭了”的“饭”——不光指主食的“饭”,也包括副食的“菜”。怪不得在介绍民族饮食习俗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傈僳族喜欢粮菜混吃。”当然,这种“混吃”并非“饭菜一锅煮”,而是多种原料、多个制法多道工序和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吃手抓饭时,常有自酿的低酒精度数的水酒和傈僳族乐器,如吐拉土、四弦琵琶相伴,食助酒饮,乐助情生,身心俱爽。

在拉歌节、收获节、新米节等傈僳族节日,不仅餐桌上有“手抓饭”等美味佳肴,还有与饮食生活相关的民歌,比如《牧羊歌》《打猎歌》《砍柴歌》。平日里,无论是上山狩猎、下水捕鱼,还是在田野劳作或歇息,傈僳族人都会触景生情,信口而唱,包括古歌、情歌、赛歌、颂歌等等,统称民歌。民歌一直是傈僳族人民喜爱的艺术活动。“不唱不行”的民歌,几乎成了傈僳族的“第二语言”,被誉为“峡谷天籁”。2006年傈僳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们欣喜地看到,傈僳族民歌中的饮食,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

1月18日,《中国民族报》以《金沙江边,一个傈僳族村寨的“食药之道”》为题,报道了一位民族工作者的见闻。与他同行的是从这个村寨走出去的傈僳族青年建文——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的在读博士,从事植物学研究。建文此番返乡,熟门熟路,特别是从中医药角度对傈僳族饮食的评说,让民族工作者大有获益。建文介绍该民族特色美食:“往沸水汤里投放的这种根须植物叫车前草,它和丰腴的肉炖至粹烂,既消除了草的酸涩,也去除了肉的油腻,既好吃又利于清热消炎。这是核桃油,有‘树上油库’的美誉,是傈僳族人家自己种的核桃树。这是野菜竹叶菜,对人体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食疗作用。这是‘江边傈僳八大碗’,我们有个课题组已走访记录了碗中的10多种特色食材、制作方法,将进一步研究饮食与健康。”

媒体报道的见闻展现了傈僳族饮食和民歌的古韵新风,对初访游客和归乡游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那位民族工作者表示还会再来,加强傈傈族饮食文化研究和科普宣传;同行的傈僳族青年建文也表示要“常回家看看”,把植物学和傈僳族饮食结合起来研究,让傈僳族饮食文化的载体“傈僳族民歌”常唱常新。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一篇:秋天食茄益处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